氣性壞疽病怎樣進行治療
氣性壞疽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生活中,很多氣性壞疽病患者朋友都很疑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氣性壞疽病, 加上氣性壞疽病危害性大,不可小視。
氣性壞疽發展迅速,如不及時處理,病人常喪失肢體,甚至死亡。故一旦確診,應立即積極治療。
治療原則
(1)立即積極治療,嚴格隔離,加強護理,嚴防交叉感染。
(2)清創引流,切口必須充分,用大量3%雙氧水沖洗,傷口徹底開放。肢體廣泛壞死者應行截肢術,以挽救生命。
(3)大量應用抗生素。
(4)高壓氧治療,可在3個大氣壓的純氧下進行治療,第一天3次,每次24小時,以后每天2次。
(5)全身支援治療。
(6)中藥治療。
用藥原則
術前、術中和術后肌肉或靜滴大劑量抗生素往往以青霉素G為首選,毒血癥和局部情況好轉后減量應用,如青酶素過敏可改用紅酶素,必要時可選用先鋒酶素,先鋒必等頭孢類抗生素。通過藥敏選擇抗生素。同時認真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及酸、堿平衡,大量維生素,能量合劑。每次輸入新鮮血,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加強支援療法。
緊急手術處理
在搶救嚴重休克或其他嚴重并發癥的同時,須緊急進行局部手術處理,手術前靜脈滴注青霉素200萬U和四環素0.5g。一般應采用全身麻醉,不用止血帶。術中應注意給氧,繼續輸血,輸液和應用抗生素。在病變區作廣泛、多處切開(包括傷口及其周圍水腫或皮下氣腫區),切除已無生活力的肌組織,直到具有正常顏色、彈性和能流出新
鮮血的肌肉為止。敞開傷口用大量3%過氧化氫溶液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術后保持傷口開放,用過氧化氫液濕敷,每日更換敷料數次。
有下列情況者應考慮截肢:a、傷肢各層組織均已受累且發展迅速;b、肢體損傷嚴重,合并粉碎性開放骨折或伴大血管損傷;c、經清創處理感染仍不能控制,有嚴重毒血癥者。截肢部位應在肌肉未受累的健康組織處。截肢殘端不縫合,用過氧化氫液濕敷,待傷口愈合后再修整。
高壓氧療法
在3個大氣壓純氧下,以物理狀態溶解在血內的氧比平時增加20倍左右,可提高組織的氧含量,抑制氣性壞疽桿菌
的生長繁殖,并使其停止產生α毒素,一般在3天內進行7次治療,1次/2h,間隔6~8h。其中第一天作3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在第1次治療后,檢查傷口,并將已壞死的組織切除,但不作廣泛的清創或切除至健康組織。以后,根據病情需要,可重復進行清創。通過這種治療方法,不少患肢的功能可得以保留。還觀察到,凡能完成最初48h內5次高壓氧治療的病人,幾乎都能存活,但需要有高壓氧艙的設備,野戰條件下難于應用。
抗生素治療
大劑量使用青霉素(1000萬U/d)和四環素(2g/d),兼可控制化膿性感染,減少傷處因其他細菌繁殖消耗氧氣所造成的缺氧環境。待毒血癥狀和局部情況好轉后,即可減少劑量或停用。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1.5~1.8g/d,靜脈滴注。
全身支持療法
少量多次輸血,糾正水與電解質代謝失調,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止痛、鎮靜、退熱等。
氣性壞疽抗毒血清對氣性壞疽的防治效果不佳,僅能起到暫時緩解毒血癥的作用,而且還有使病人發生過敏反應的危險,現已很少應用。
以上關于氣性壞疽病的內容就是專家為我們解釋氣性壞疽病的相關知識,針對氣性壞疽病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祝愿大家都遠離氣性壞疽病的困擾。
-
氣性壞疽病該如何治療?氣性壞疽病該如何治療? 氣性壞疽病主要致病菌是梭狀芽胞桿菌為革蘭氏染色陽性厭氧桿菌,有許多種,但往往以產氣莢膜菌、惡性水腫
-
氣性壞疽病要如何治療?氣性壞疽病要如何治療?由梭狀芽孢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嚴重急性特異性感染,主要發生在肌組織廣泛損傷的病人,少數發生在腹部或會陰
-
氣性壞疽病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的內容是給大家提供的氣性壞疽病治療方法,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
通過高壓氧治療氣性壞疽病氣性壞疽是由多種梭菌產生的特異性感染,地震的發生會造成大量人員肢體受損,血管損傷,局部創面循規障礙,引起缺血缺氧,造成組
-
氣性壞疽病治愈只需3天專家稱氣性壞疽病并非瘟疫,只要每天清創換藥并隔離消毒就可很快清除,一周時間并可痊愈,雖然氣性壞疽病有一定的傳染性,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