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癬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奶癬這種疾病是多發的,寶寶出現了此病的癥狀之后,就會給他們的皮膚帶來危害,而且帶給他們較多的痛苦,所以我們需要將奶癬關注起來,發病后應當進行相關的治療才可以,在這里為朋友們介紹一下奶癬的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奶癬的中醫治療辦法:
嬰兒濕疹,中醫稱為“奶癬”,多發生在乳兒期,通常在出生后一兩個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后三、四星期即發生,一般在兩歲左右自動緩解。濕疹初起時,常為紅色細小點狀丘疹和皰疹,以后融合成片。由于痕癢劇烈,患兒常煩躁啼哭。濕疹好發部位是前額、頭皮、臉、國窩、肘窩、腕等處。
驗方一:組成: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參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術3克、茵陳6克、黃芩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喂奶的嬰兒由母親服用,經過奶水便可得到治療;已斷奶的嬰兒,可每日服3—4次,少量頻服。治療7—14天左右,可好轉。適當配合外洗藥也有一定的療效。可用金銀花10克,野菊花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干性濕疹可洗患處,每日2—3次;濕性濕疹外洗后再涂黃柏軟膏(黃柏粉3克、煅石膏粉9克、枯礬4.5克、青黛3克,加菜油適量調和),每日3—4次外用.
驗方二:組成:云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術2克枳殼2克地膚子2克春砂仁2克。功用:利濕清熱為主,且以健脾。主治:嬰兒濕疹濕熱型.
驗方三:組成: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用法: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后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此為2~3歲患兒用量,1歲以下患兒減量1/3。功用:解毒祛濕,消疹退斑。主治:嬰幼兒濕疹,癥見前額、面部布滿丘疹樣濕疹,有黃色分泌物滲出,或全身處均散見,指紋紫紅,舌潤苔薄白.
驗方四:組成:內服方野菊6克銀花6克車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9克白蘚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蒼術6克川柏4克生首烏9克干蟾皮4克;外洗濕敷方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功用:清熱解毒,利濕抗敏。主治:嬰兒濕疹,頭面部為甚,以水泡、糜爛、滲液為著,瘙癢不寧。
多見于肥胖嬰兒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生。好發于顏面及皮膚皺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輕至痊愈。但也有少數病例繼續發展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皮損好發于顏面多自兩頰開始,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反復發作。嚴重者可親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損形態多樣分布大多對稱,時輕時重。在面部者初為簇集的活散在的紅斑、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膩性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輕者,僅有淺紅的斑片,伴有少量脫屑;重者為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不斷蔓延擴大,若過分搔抓摩擦、洗燙,則糜爛加重滲出增多,常因皮膚破損而繼發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并伴有發熱,食欲減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癥狀自覺陣發性劇癢遇暖尤甚,以致患兒常將頭面部在枕上或母親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煩躁,哭鬧不安,常影響健康和睡眠。
通過了解上面的知識,朋友們應當對于奶癬的中醫治療方法十分了解了,奶癬疾病的病發率相當的高,較多的寶寶會出現此病的癥狀,發病后他們的皮膚瘙癢嚴重,朋友們必須要將奶癬疾病關注起來,注意寶寶的皮膚衛生才行。
-
奶癬的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奶癬是孩子常見的一種病癥,孩子生病家長心疼,那么如何治療嬰兒濕疹呢?治療嬰兒濕疹的中醫方法有哪些呢?你了解嗎?它們的效果又
-
奶癬的中醫治療辦法奶癬的發病率是很高的,此病發生以后,會在孩子的頭上、身上、背上等地方長出濕疹類的東西,讓很多家長心疼不已。中醫治療是一種
-
奶癬疾病的中醫治療辦法 奶癬,中醫
-
有關奶癬的中醫療法奶癬是嬰兒和兒童都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會在孩子的頭上、身上、背上等地方長出濕疹類的東西,讓很多家長心疼不已。中醫治療是一
-
中醫分析奶癬發生的原因奶癬又稱嬰兒濕疹,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濕所襲搏于氣血而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往往容易出現嬰兒濕疹。那么引起嬰兒濕疹的因素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