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癥預防方法是什么
小兒麻痹癥相信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知道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不僅難以治愈,而且很容易留下后遺癥,影響孩子的生活,給他們帶去了很多的影響,對于小兒麻痹癥專家建議更加有必要做好積極的預防,一起來了解小兒麻痹癥的有效預防措施。
(一)自動免疫,最早采用的為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護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對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某些國家單用滅活疫苗也達到控制和幾乎消滅脊髓灰質炎的顯著效果。但滅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維持時間短,需反復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備價格又昂貴是其不足之處。但近年改進制劑,在第2個月、第4個月,第12~18個月接種3次,可使99%接種者產生3個型抗體,至少維持5年。
減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應用較多,這種活疫苗病毒經組織培養多次傳代,對人類神經系統已無或極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腸道組織中繁殖,使體內同型中和抗體迅速增長,同時因可產生分泌型IgA,腸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強,可消滅入侵的野毒株,切斷其在人群中的傳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體外,感染接觸者使其間接獲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
現已制成三個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個月,20℃保存10天,30℃則僅保存2天,故仍應注意冷藏(4~8℃)。2個月~7歲的易感兒為主要服疫苗對象。但其他年齡兒童和成人易感者也應服苗。大規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進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熱開水送服,以免將疫苗中病毒滅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紅色)、2型(黃色)、3型(綠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蘭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
自2個月開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順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證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數少,不易漏服,故我國已逐漸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須間隔至少4~6周,最好間隔2個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擾。為加強免疫力可每年重復一次,連續2~3年,7歲入學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約2周體內即可產生型特異抗體,1~2月內達高峰,后漸減弱,3年后半數小兒抗體已顯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應,偶有輕度發熱、腹瀉。患活動性結核病,嚴重佝僂病,慢性心、肝、腎病者,以及急性發熱者,暫不宜服疫苗。有報告認為經*腸道反復傳代后疫苗病毒株對猴的神經毒力可增加,近年來普遍采用OPV國家發現癱瘓病例證實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發生在免疫低下者。故目前都認為減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無論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藥、感染、腫瘤引起的繼發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應避免與服OPV者接觸。也有人主張這種病人宜先用滅活疫苗,再以減毒活疫苗加強,但多數主張只采用滅活疫苗。
(二)被動免疫,未服過疫苗的年幼兒、孕婦、醫務人員、免疫低下者、扁桃體摘除等局部手術后,若與患者密切接觸,應及早肌注丙種球蛋白,小兒劑量為0.2~0.5ml/kg,或胎盤球蛋白6~9ml,每天1次,連續2天。免疫力可維持3~6周。
(三)隔離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離40天。第1周應同時強調呼吸道和腸道隔離,排泄物以20%漂白粉攔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內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曬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觸者雙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內,或用0.1%過氧乙酸消毒,對密切接觸的易感者應隔離觀察20天。
(四)做好日常衛生,經常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蒼蠅,培養衛生習慣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間,兒童應少去人群眾多場所,避免過分疲勞和受涼,推遲各種預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術等,以免促使頓挫型感染變成癱瘓型。
相信生活當中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小兒麻痹癥這個疾病所折磨,所以上面的文章內容小編為大家講述了麻痹癥疾病的預防措施。,希望了解這些預防措施可以幫助人們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更好的去做好預防,避免小兒麻痹癥疾病發生。
-
怎么樣預防小兒麻痹癥相信我們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小兒麻痹癥的疾病,也都知道此病的嚴重性,孩子發生了此病,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嚴重的,現在很多的孩子在
-
小兒麻痹癥后遺癥有哪些預防措施呢小兒麻痹癥的危害性是特別嚴重的,較多的孩子出現了相關的癥狀,會給患兒的腿部方面帶來了較嚴重的傷害,希望大家可以提防小兒麻
-
小兒麻痹癥預防的措施小兒麻痹癥是小兒常見疾病,又被稱為脊髓灰質炎,它是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疾病的發病率較高。但隨著近幾年我國醫學的不斷發現,患
-
小兒麻痹癥該如何預防方法小兒麻痹癥疾病發生以后,肯定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后果,生活中人們要注意了解小兒麻痹癥的出現,也要注意小兒麻痹癥的預防
-
小兒麻痹癥應該怎么預防孩子出現了麻痹癥的癥狀,家長一定要重視治療,對于他們的將來也會帶來影響,各位家長朋友應當多認識一些麻痹癥的知識,必須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