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遺尿的常識性知識
遺尿是兒童時期多見的一種疾病了,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此病的癥狀,從而常常出現尿床的情況,帶給他們較為嚴重的危害,所以說家長們必須要提防小兒遺尿的出現,清楚了解該病的知識才可以,讓我們往下看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常識吧。
遺尿癥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尿床”。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睡眠時小便自遺,醒后才發覺的一種病證。一般的正常嬰幼兒1歲半以后應該能夠逐步自我控制小便,但3歲以內不能自己控制夜間排尿仍屬正常的生理現象。若三歲以上的小兒夜間仍不能自主排尿,尤其是五歲以上的小兒那就是病態了,因為小兒三歲以后氣血經脈逐漸充盛,而且臟腑的發育漸走向成熟,排尿的控制和表達能力已經具備。當然若學齡兒童因白天游玩過累,或精神疲勞,或睡前大量飲水等原因出現了偶然的遺尿,則不屬病理的遺尿范疇。
診斷原發性遺尿的原則主要為排除繼發性遺尿的各種病因。①病史:注意有無遺傳因素,遺尿是否由嬰兒開始,后來才出現者及日間有排尿癥狀者可能繼發性遺尿。同時有便秘或神經系疾患者可能繼發于神經原性膀胱。②體檢:作全身詳細體檢,特別注意肛門括約肌張力是否正常,有無脊柱裂,會陰部感覺有無減退及下肢活動是否正常。③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尿培養。④x線檢查:平片觀察有無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觀察有無機械性梗阻。⑤尿流動力學檢查:尿流率檢查觀察有無下尿路梗阻,膀胱內壓測定觀察有否無抑制性收縮。
部分遺尿證患兒從生后一直尿床,但也的兒童已持續一年以上夜間自主排尿,但由于精神因素或疲勞等原因再次出現尿床癥狀,甚至持續到性成熟時才消失,也有少數成年人還有尿床現象。若遺尿長期不愈,會使兒童在精神上、心理上產生自卑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小兒的智力和體格發育受到影響。
根據國外調查,大概有l0-15%的兒童患遺尿證;我國同內資料表明在校小學生平均發病率在10.77%左右。因此,家長應該對小兒遺尿有清楚的認識,若自己的孩子患有遺尿癥,應到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有尿路感染、脊柱裂(隱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損傷、癲癇或大腦發育不全。需要對癥治療的要及早治療。其中脊柱隱裂的發生率在遺尿患兒中的比率很高,資料表明中醫藥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對于各種功能性遺尿患兒,中醫將他們分為腎氣不足型、脾肺氣虛型、肝經濕熱型、心腎不交型。
綜合認識到了以上的知識之后,大家已經十分清楚的了解到了小兒遺尿癥的相關知識主要有哪些了,遺尿癥的出現會帶給孩子很多的危害,而且讓他們的排尿出現了異常,我們應當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排尿習慣,生活中去預防此病。
-
小兒遺尿有哪些飲食護理家長朋友平時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關注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都會患有
-
小兒遺尿出現該如何應對提起小兒遺尿這種現象,大家可能都是有一些了解的,因為這種現象是小兒的常見現象,但是生活中卻有很多年齡比較大的孩子還會出現
-
小兒遺尿的引起原因是哪些小兒遺尿的引起原因是哪些?相信這個問題是生活中很多人們都想要了解的,因為小兒遺尿是現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有的現象,但是這
-
小兒遺尿會影響孩子哪方面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患有小兒遺尿這種癥狀,這種疾病發生以后,不僅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家長朋友們也是非常苦惱的,因
-
兒童遺尿有什么引起原因對于小兒遺尿這種疾病,大家應該都是不陌生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都會有尿床的現象,但是超過5歲如果還有尿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