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奶癬”要緊嗎?
奶癬是嬰兒的常見病癥,嬰兒濕疹,中醫稱為“奶癬”,吃奶后在臉上或脖子上出現成片的紅色細小點點,是一種內熱的表現。但是一些家長并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吧:
“奶癬”,醫學上稱嬰兒濕疹,是1~15個月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炎,既有遺傳性因素,也有非遺傳性因素;有變應性原因,也有非變應性原因。該病好發于頭面部、頸項及皮膚皺褶處。起初表現為兩面頰部紅斑,呈小片狀,界線不清,繼而在紅斑處長出密集針尖大丘疹、丘皰疹和水皰,當滲出液少時可形成黃色結痂;丘皰疹和水皰破潰后形成糜爛和皸裂。由于劇癢,患兒頭面部在媽媽的衣襟上或睡袋上摩擦,而呈“搖頭”動作。因不停地抓癢而有血痂,皮膚變厚,呈慢性苔癬化。本病的重要識別標志是嚴重的搔癢,產生“癢—抓—癢”的惡性循環。嬰兒濕疹的病程時好時壞,時輕時重,經久不愈,即使愈后又易復發,令家長十分頭痛。
“奶癬”治療首選抗過敏藥,如非那根等,可在兒科醫生指導下服用。同時在濕疹部位外涂地塞米松霜或康納樂霜等。
預防嬰兒濕疹的措施是:①保證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嬰兒斷奶后以稀飯、米湯及營養米粉喂養,可使皮膚癥狀減輕。②采用皮膚排除法尋找確定過敏的食物,哺乳的母親飲食也要清淡,因為有些飲食中的過敏物質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③盡量避免一切外來刺激,患兒衣服要松軟寬大,內衣要經常換,不要貼身穿羊毛、滌晴綸混紡及人造纖維織物。洗衣服和尿布宜用堿性小的肥皂、不用洗滌劑和漂白劑。不要用熱水、香皂或藥皂來洗患濕疹的部位,切忌搔抓、摩擦皮膚,否則會增加對局部皮膚的損傷、增加感染和過敏的機會。對有繼發皮膚細菌感染者,可使用抗菌素(如青霉素)治療數天。典型“奶癬”患兒隨著年齡增大其病情愈來愈輕,而且緩解的時間會愈長直至完全治愈。
上述內容介紹了奶癬患,相信大家都對奶癬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希望上述內容介紹能對有孩子的家庭有所幫助。我們的家長一定要預防好這種疾病的發生,希望我們的家長在生活中啟到監督的作用,祝大家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
奶癬白斑的護理事項嬰兒濕疹的預防與護理家長們知道多少呢,這些知識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長們要認真的對待這些知識,好好的掌握,在
-
小孩奶癬該怎么治治療奶癬的方法有什么呢,中藥治療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沒有什么危害,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中藥來幫助孩子治療疾病,所以家長們要首先
-
奶癬都有哪些因素所導致的奶癬又稱嬰兒濕疹,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濕所襲搏于氣血而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往往容易出現嬰兒濕疹。那么引起嬰兒濕疹的因素都有
-
嬰兒奶癬怎么治療奶癬又被稱為嬰兒濕疹,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發生。對于那些新手的爸爸媽媽來說,孩子患有嬰兒濕疹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治療,是西醫治療
-
寶寶發生奶癬疾病的原因有什么奶癬是一種特別多發的疾病,很多的家長以為這是一種小病,當孩子發病以后,就會不去管它,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任何的疾病對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