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
隨著現在患有心力衰竭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治療心力衰竭的方法和藥物也不斷增加。不過由于心力衰竭的種類有很多,所以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注意明確自己的病因,才能更好的用藥。下面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常見的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都有哪些?
(1)噻嗪類。目前常用藥物有雙氫克尿塞、氯噻酮等,為口服利尿劑,服后一小時出現療效,主要作用于腎臟遠曲小管近端,抑制鈉、氯的回吸收,因而尿中鈉、鉀和氯排出增加,長期服用易產生低血鉀。故應加服氯化鉀或與潴鉀利尿劑合用,或間歇用藥。劑量為:雙氫克尿噻25-50mg,一日3次;氯噻酮100-200mg,隔日服一次。
(2)袢利尿劑。作用快而強,靜脈注射可在5-10分鐘內產生利尿作用,1小時達高峰,適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或頑固性心力衰竭。因其作用于享利氏袢上升支,阻止鈉、氯回吸收,大量利尿后可引起低血鈉、低血鉀、低血氯性鹼中毒,或因循環血量過分降低而產生循環衰竭。劑量為:速尿20-40mg口服,每日2-3次,肌肉或靜脈注射,每日1-2次;利尿酸鈉25-50mg,靜脈注射,每日一次;丁苯氧酸作用部位與副作用同速尿,對速尿有耐藥性者可用,劑量1mg每日2次,口服。
(3)保鉀利尿劑。作用于遠曲小管,排鈉留鉀。單用時利尿效果產較差,常與其它排鉀利尿藥合用,可提高利尿效果和減少電解質紊亂的副作用,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劑量為:安替舒通20-40mg,每日3-4次,氨苯喋啶為50mg每日3次,口服。
(4)碳酸酐酶抑制劑。常用的有醋氮酰胺,利尿作用較輕,主要抑制腎小管細胞的碳酸酐酶,使鈉氫交換受阻,鈉、鉀及碳酸氫根排出而利尿。一般劑量:0.25-0.5g,每日一次,口服。
右心衰竭癥狀有哪些
(一)上腹部脹滿。是右心衰竭較早的癥狀。常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及上腹部脹痛,此多由于肝、脾及胃腸道充血所引起。肝臟充血、腫大并有壓痛,急性右心衰竭肝臟急性淤血腫大者,上腹脹痛急劇,可被誤診為急腹癥。長期慢性肝淤血缺氧,可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最終發展為心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呈現不正常或出現黃疸。若有三尖瓣關閉不全并存,觸診肝臟可感到有擴張性搏動。
(二)頸靜脈怒張。是右心衰竭的一個較明顯征象。其出現常較皮下水腫或肝腫大為早,同時可見舌下、手臂等淺表靜脈異常充盈,壓迫充血腫大的肝臟時,頸靜脈怒張更加明顯,此稱肝一頸靜脈回流征陽性。
(三)水腫。右心衰竭早期,由于體內先有鈉、水潴留,故在水腫出現前先有體重的增加,體液潴留達五公斤以上時才出現水腫。心衰性水腫多先見于下肢,臥床病人常有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明顯,呈凹陷性水腫,重癥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腫多于傍晚出現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減輕或消失,常伴有夜間尿量的增加,此因夜間休息時的回心血量較白天活動時為少,心臟尚能泵出靜脈回流的血量,心室收縮末期殘留血量明顯減少,靜脈和毛細血管壓力的增高均有所減輕,因而水腫減輕或消退。
少數病人可有胸水和腹水。胸水可同時見于左、右兩側胸腔,但以右側較多,其原因不甚明了,由于壁層胸膜靜脈回流至腔靜脈,臟層胸膜靜脈回流至肺靜脈,因而胸水多見于全心衰竭者。腹水大多發生于晚期,多由于心源性肝硬化所引起。
上面的文章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來右心衰竭的癥狀都有哪些?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右心衰竭的癥狀,經常會有食欲不振,嘔吐,上腹部脹痛等,如果右心衰竭治療不及時的話,患者會出現身體水腫。所以大家在檢查出自己患有心力衰竭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
風心病引起心衰該怎么辦風心病是一種對患者身體危害非常大的疾病,而且這樣的就比常年得不到治療就很有可能引起心衰,有些患有風心病的朋友害怕自己會因
-
出現心衰能治好嗎出現心衰能治好嗎?心衰的出現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傷害,但是不少的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樣才能治療好,甚至有的沒有治療會變得更嚴
-
心衰中藥治療的好方法心衰疾病的出現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危害,影響到了很多朋友的身心健康,該病是可怕的,大家應當將心衰重視起來,而且要注意在生活中
-
得心力衰竭水腫如何保健心力衰竭水腫如何保健?心力衰竭水腫是危害及其嚴重的,其發生讓患者承受了巨大的負擔,想要規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找到適合自
-
慢性心衰疾病的中藥治療偏方其實慢性心衰這種疾病對于我們的心臟健康造成的影響都是不能忽視的,生活當中有效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也是相當的有限的,因此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