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病理特征
小兒腦癱疾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小兒腦癱疾病發病以后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那么小兒腦癱有射呢麻陽的病理特征呢?下面我們就阿里詳細的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一、腦癱嬰兒前半期(6個月以內)的早期癥狀:
1.手握拳: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
2.身體扭轉:3-4個月的嬰兒如有身體扭轉往往提示錐體外系損傷
3.頭不穩定:如3個月俯臥不能抬頭或坐位時頭不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志
4.斜視: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5.不能伸手抓物: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6.注視手:6個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慮為智力低下
7.小兒易驚:抽搐尖叫或煩躁不安
8.自發運動少或不動或易打挺全身松軟肌肉松弛或全身發硬經常從襁褓中竄出去
9.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 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10.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 診斷為腦癱
11.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 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12.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13.哺乳困難生后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無力經常出現嗆咳吐奶現象嘴不能很好閉合體重增加不良.
14.固定姿勢小兒出生后十分安靜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往往是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 勢等在生后一個月就可見到
15.不笑: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二、有些腦損傷較輕微在嬰兒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但在嬰兒后半期(6-12個月)則有一些其他癥狀表現:
1.不能翻身6個月以后還不能翻身有診斷意義
2.不使用下肢 6-7個月不用下肢短暫地支持體重
3.不用單手 7-10個月的嬰兒不用單手抓玩
4.手笨 手的精細動作如捏小東西解扣系腰帶不靈活不協調在7-10個月出現 有診斷意義
5.不能獨坐 7個月不能獨坐
6.不能抓站 10個月不能抓站
7.不會與人再見 10個月以后有診斷意義
8.不能邁步 13-15個月以后還不會邁步
9.流口水及"吃手" 12個月以后有診斷價值
看了上面的文章介紹我們應該知道了腦癱疾病的病理特征都有哪些了吧,因為小兒腦癱疾病發病年齡較小,所以有些癥狀表現出現的比較慢,所以多了解一些病理特征也是有利于我們認識小兒腦癱這種疾病,希望上面的知識能夠幫助到大家。
-
造成腦癱發病的病因是什么雖然腦癱這個疾病在我們生活中有著比較高的發病率,腦癱疾病的發生也會影響到每個孩子的正常生活,很多的家長對于孩子出現這個疾
-
哪些的因素誘發小兒腦癱小兒腦癱這個疾病的發生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困擾,同時也會給每個家庭帶來比較大的困境,很多的家長朋友們對于誘發小兒腦癱的一些
-
腦癱跟哪些因素有關腦癱困擾著廣大家長朋友,因為腦癱發生在嬰幼兒人群中,給家庭再帶來災難性的毀滅,只是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積極的去預防腦癱的發病
-
小兒腦癱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然而生活中很多孩子一出生都會出現了小兒腦癱這種疾病的發生,這種疾病發生后讓每個
-
導致腦癱發生的病因有哪幾種雖然腦癱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們對于導致腦癱的發生病因都是缺乏了解的,大家只有更多了解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