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腦癱的成因是什么
腦癱,是對新生兒傷害很大的疾病,它可以造成孩子剛生下來就身體發育不健全,語言語法等存在障礙等疾病。這些疾病可以伴隨孩子的一生,給孩子和父母帶來極大的痛苦。那么孩子發生腦癱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呢?
為什么孩子會患上腦癱的病
引起腦性癱瘓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達1/3以上。有時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種因素。
產前因素最常見,包括遺傳和染色體疾病、先天性感染、腦發育畸形或發育不良、胎兒腦缺血缺氧致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或基底節受損等。圍產因素指發生在分娩開始到生后一周內的腦損傷,包括腦水腫、新生兒休克、腦內出血、敗血癥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缺血缺氧性腦病等。圍產因素可能是引起早產兒腦癱的重要原因。晚期新生兒以后的因素包括從1周至3或4歲間發生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血管病、頭顱外傷、中毒等各種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的病因。
早產和宮內發育遲緩雖然不是腦癱的直接原因,但它們是腦癱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親宮內炎癥或絨毛膜羊膜炎,作為一項潛在的危險因素已經越來越被引起重視。
病理改變與病因及發育中的腦對各種致病因素的易損傷性有關。妊娠早期致病因素主要引起神經元增殖和移行異常,可發生無腦回、巨腦回、多小腦回、腦裂畸形及神經元異位。
在早產兒中最常見的病理改變是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和腦室周圍出血性梗塞。足月兒中的病理類型復雜多樣,常與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有關。大理石狀態則是在基底節和丘腦中出現神經元丟失和神經膠質增生,并伴有髓鞘化增加,從而呈現出大理石樣紋理,是核黃疸的典型改變,也見于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它包括:
1.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黃疸可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其特點:①黃疸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②重癥黃疸、血清膽紅素大于205.2u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Ixmol/L(5mg/d1);③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黃疸退而復現,血清結合膽紅素大于26umol/L。
2.新生兒溶血病。由于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種免疫性溶血。至今發現的人類26個血型系統中,以A、B、O血型不合而致使新生兒溶血為最常見,其次為Rh血型系統。上海1959~1977年共檢查835例新生兒溶血,其中A、B、O型溶血病712例(占85.3%);Rh型溶血病122例(占14.6%);MN溶血病1例(占0.1%)。新生兒溶血可表現黃疸、貧血、肝脾腫大,膽紅素腦病常遺留手足徐動型腦性癱瘓。
3.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是常見的一種損害,預后較差,存活者往往留存后遺癥。凡在產前、產程及產后引起新生兒缺血、缺氧的因素都會致顱內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以早產未熟多見;足月兒也可因兒頭過大、臂位產、高位產鉗或多次吸引助產等原因引起顱內出血;出生后搶救中可因快速輸液、機械通氣不當、面罩加壓給氧時枕部受壓引起小腦出血。再者,新生兒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也是引起出血的一個內在原因。
現在我們知道導致腦癱的成因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們在產前做好一些預防工作,可以降低新生兒的腦癱的病發率。因此處于妊娠早期的孕婦要注意自己的保健,以降低新生兒患有腦癱的概率。此外在新生兒的護理上也要加強,這樣孩子一定就可以健康的長大。
-
造成腦癱發病的病因是什么雖然腦癱這個疾病在我們生活中有著比較高的發病率,腦癱疾病的發生也會影響到每個孩子的正常生活,很多的家長對于孩子出現這個疾
-
哪些的因素誘發小兒腦癱小兒腦癱這個疾病的發生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困擾,同時也會給每個家庭帶來比較大的困境,很多的家長朋友們對于誘發小兒腦癱的一些
-
腦癱跟哪些因素有關腦癱困擾著廣大家長朋友,因為腦癱發生在嬰幼兒人群中,給家庭再帶來災難性的毀滅,只是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積極的去預防腦癱的發病
-
小兒腦癱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然而生活中很多孩子一出生都會出現了小兒腦癱這種疾病的發生,這種疾病發生后讓每個
-
導致腦癱發生的病因有哪幾種雖然腦癱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們對于導致腦癱的發生病因都是缺乏了解的,大家只有更多了解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