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蕩中醫如何辯證施治呢
腦震蕩疾病的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這個疾病可以說是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了,給患者朋友們的帶來的危害也是非同小可的,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那么腦震蕩中醫如何辯證施治的呢?
腦震蕩系由輕度腦損傷所引起的臨床綜合癥狀群,其特點是頭部外傷后短暫意識喪失,除有近事遺忘外,無任何神經系統缺損表現。傷后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個別昏迷時間較長甚至死亡。意識恢復后,常有頭疼、惡心、嘔吐、眩暈、畏光及乏力,多有近事遺忘現象。
恢復期常有頭昏、頭疼、惡心、嘔吐、耳鳴、失眠等癥狀,一般多在數周至數月逐漸消失,但有部分病人存在長期頭昏、頭疼、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
在治療上,西醫認為腦震蕩一般無需特殊治療,適當臥床休息,給予一定的精神安慰及對癥治療。然而臨床上設法盡快消除癥狀,減少病人痛苦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對于長期存在癥狀者,需要細心辨證施治提高療效。
中醫學在這方面有其特長,有不少采用中醫藥治療腦震蕩的臨床報道,但多為一方或一法的治療報道,沒有對腦震蕩的辨證施治進行較為深入系統的探討。
一、病理機制探討
氣機逆亂是腦震蕩的基本病理機制。頭部遭受暴力,腦髓震動,當即氣機逆亂,可變生氣閉、氣滯、氣逆、氣脫。“頭者,精明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腦為元神之府”(《本草綱目》)。
腦部氣機逆亂,頓時清竅郁閉而昏迷,稍時清竅復宣而清醒;少數嚴重者氣脫而死亡。腦部氣滯不暢,“不通則痛”,因而頭痛;元神受郁,因而頭昏、近事遺忘。氣機逆動,擾及神明,因而眩暈、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擾動胃氣上逆,因而惡心、嘔吐。
“兩耳通腦”,“兩目系如線長于腦”(清?王清任《醫林改錯》)。元神受郁而畏光,腦部氣機逆動而耳鳴。中醫學中的氣是無形的。用氣機逆亂變化能從整體上有機的闡明腦震蕩出現的各種臨床癥狀機理,也符合現代醫學關于腦震蕩無神經系統病理解剖明顯變化、無器質性損害。
其成因有兩種:一、由于氣滯較重,氣滯而血行不暢成瘀;二、暴力傷害較重,頭部脈絡受損,血離經隧滲溢成瘀。腦震蕩意識障礙能在短時內恢復,說明雖然腦部積瘀,但未至于瘀阻清竅,若瘀阻清竅則不能稍時自然清醒。由于在臨床上較輕的腦挫裂傷與較重的腦震蕩難以區別,難免將較輕的存在脈絡受損的腦挫裂傷作為腦震蕩,因此考慮腦震蕩有腦部積瘀這種病理變化也是臨床需要的。
素有體質是影響腦震蕩病理變化的重要因素。有的腦震蕩病人傷后癥狀較重,但能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有的腦震蕩病人傷后癥狀較輕,但經過較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有的除腦震蕩原有癥狀還出現其他癥狀;腦震蕩早期癥狀和后期出現的其他癥狀各個病人不同,等等,都與體質有關。
由于個體各臟腑功能狀態不同或潛在的病變,腦震蕩發生后隨之出現相應的證候變化。認識和掌握了這些病理變化規律,才能更好指導辨證和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
二、證候分型探討
根據臨床過程的特點,腦震蕩可分為早期、中期、后期、遷延期。早期為患者處于昏迷急重狀態,可見清竅郁閉、陽氣暴脫型證候。中期為患者清醒但頭痛、惡心、嘔吐明顯,可見氣滯上逆、氣滯血瘀型證候。
后期一般病情穩定,癥狀逐漸減輕而消失,大多數病人2周內恢復正常而痊愈;少數病人后期癥狀不減而進入遷延期。傷后數月無繼發損害而癥狀不消失屬遷延期,可見氣滯血瘀、氣郁化火、肝腎陰虛型證候。
三、施治綱要探討
腦震蕩早期和中期基本治法是調理氣機,后期和遷延期主要是調補臟腑。腦震蕩早期和中期出現的證候是由于氣機逆亂所致,通過調理氣機,使氣機平復暢達,癥狀得以減輕和消除。
后期和遷延期出現的證候是由于病程日久,衍生它變,累及臟腑所致,或素有臟腑不足,腦震蕩后功能失調突顯,通過調補臟腑,使之功能平和條達,癥狀得以消除。臨床上根據不同證型采用不同治法。
通過上文內容的介紹,現在大家是否對于腦震蕩中醫如何辯證施治的問題都已經了解了呢,腦震蕩的發生可以說是給我們的健康身體帶來的危害還是比較嚴重的,為此我們對于這個疾病的發生一定要重視起來,積極的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的。
-
腦震蕩是有什么治療方法腦震蕩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引起原因是很復雜的,大多數都是由于頭部受到外傷而引起的,這種疾病的危害性也是非
-
腦震蕩如何治療緩解提到腦震蕩這種疾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因為這種疾病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后給患者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
腦震蕩的治療方法是有哪些呢腦震蕩近年來在生活中發病率是比較高的,而且腦震蕩疾病的發病因素也是比較復雜的,而且腦震蕩疾病也是要及時治療的,否則會給患
-
怎么能夠治療腦震蕩后遺癥提及到腦震蕩大家可能都是不陌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們都會由于意外導致腦震蕩,腦震蕩疾病給大家帶來比較大的困惑,而且腦震蕩疾
-
腦震蕩有什么治療方法不管患上什么樣的疾病給我們都是需要及時治療的,而對于臨床上的常見疾病腦震蕩疾病也是不例外的,因為腦震蕩疾病給我們患者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