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哪些治療原則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不但有對抗腦血管痙攣,而且還有許多新的治療方法,那就是,降低顱內壓,能有效的緩解病情,我們應該多了解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下面介紹文章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哪些治療原則?
(1)對抗腦血管痙攣
為了解除SAH所致的腦血管痙攣,可用異丙基腎上腺素、利血平,必要時可與利多卡因配合。目前多主張用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可阻止鈣離子的內流,擴張血管,解除動脈痙攣。用法:可在發病的第3天開始口服,每次30毫克,每日3次,用至3周或更長。
(2)嚴格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同時應用降血壓藥和利尿藥,逐漸降低血壓,使血壓降低20%左右。原來血壓正常者,血壓可維持在正常的低水平,即收縮壓維持在12-14千帕(90-l04毫米汞柱)。
(3)降低顱內壓
為了降低顱內壓,預防腦疝,防止蛛網膜粘連,根據病情可用20%甘露醇加氟美松靜滴,這樣能加強脫水作用。氟美松對降低顱內壓和減輕蛛網膜粘連有作用。使用脫水、降顱壓藥時,應快速靜脈滴注,要求15-30分鐘滴完。視病情用藥l-2周。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心腎功能狀態。
(4)腰穿放腦脊液療法
適用于原發性SAH,病情相對穩定的病人。病人頭痛、嘔吐較重,藥物療效差,可采取放出血性腦脊液的辦法,緩慢地放腦脊液,將顱內壓降至初壓的2/3即可。這既降低顱內壓力,又可減輕血液對腦膜的刺激,預防以后的蛛網膜粘連。
(5)用止血藥物
抗纖維蛋白溶解酶類止血藥物,能預防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如6—氨基己酸能與纖溶酶原激活物質產生競爭性抑制,使纖溶酶原不能轉變為纖溶酶,從而使纖維蛋白不易被相對應的酶所破壞,因而可延遲血塊的溶解,也就是出血部位被纖維蛋白固定較牢固。常用6—氨基己酸、對羧基節胺、止血敏等,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內靜滴。止血藥需用多長時間,應視病情而異,通常用7-10天或稍長。
通過專家講解了一些有關,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哪些治療原則的相關知識以后,我們知道了這種疾病主要有五大類治療方法,一旦患上,我們可以多聽醫生的建議與配合,及時的采取上面的治療方案。
-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方法隨著我國醫學的不斷進步創新,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方法還是很多的,其療效是很徹底的,雖然方法有很多,但是很多人不能夠對
-
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哪些治療原則對待蛛網膜下腔出血,這類疾病的治療方案非常的多,其中最常見的醫生往往采用,降低顱內壓,另外,病情嚴重的患者,還需要做,腰
-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檢查知識患上蛛網膜下腔出血,為了進一步的確診這種疾病,醫生往往采用的是,實驗室檢查,另外還有頭顱掃描。
-
蛛網膜下腔出血怎樣治療患上蛛網膜下腔出血,我們一定要控制血壓,當病人出現頭痛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腰穿放腦脊液這種治療方法,能有效的緩解病人的
-
蛛網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療患上蛛網膜下腔出血疾病,這種疾病的并發癥非常多,醫生往往采用的是手術治療,以及藥物治療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