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疾病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腎結石是影響人們腎部健康的疾病,腎結石出現后會讓患者腹部非常疼痛,也嚴重的困擾著他們的生活,其實生活中引起腎結石的原因有很多了,腎結石出現后的癥狀不同,帶給患者的傷害就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一起具體的來了解一些引起腎結石疾病的原因吧。
腎結石的病因
腎結石的高發人群
1.喝水少,習慣性憋尿的人。
2.暴飲暴食、不吃早餐、愛吃夜宵等不良的飲食習慣的人。
3.長期飲用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的水。
4.年齡性別:男性多于女性,約4~5∶1。男性發病年齡高峰為25-40歲。女性為25-40歲及50-65歲。
腎結石是怎么形成的
是由于異常因素(飲食不當,飲水過少)造成尿液中尿酸呈過度飽和狀態,析出結晶并與有機基質結合形成核體,然后在致病因素的長期作用下,結晶體在腎臟局部增長、聚集,最終形成結石。通俗來講,就跟濃縮的海水可以析出鹽花一樣的機制。
腎結石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是由于引起尿路梗阻而致尿淤積,促使尿中晶體易于沉淀而導致結石的形成。其次是尿路感染對結石形成有明顯影響,尿路內異物也是形成腎結石的局部原因。新陳代謝紊亂而致腎結石的因素有:腎小管病變、高血鈣、原發性高尿鈣、尿酸代謝異常,環境因素如氣候、水質、飲食、職業等因素對腎結石均有一定影響。
1.高鈣尿癥:高尿鈣與含鈣腎結石的發病關系緊密,可特發或繼發于其他疾病。特發性高尿鈣分為兩種類型:吸收性和腎性。
吸收性高尿鈣(Abmrptive hytercalciuria)是最常見的類型,占草酸鈣患者的50%~60%。這種疾病是由于對維生索D的反應異常,造成在腸道內大量吸收鈣。這可能是由于25一羥維生素D轉化為1,25-二羥維生素D的過程加強,也可能是由于腸粘膜功能異常而攝入過量鈣。結果造成腎臟排泄血鈣的負擔加重,并使甲狀旁腺功能受到抑制。于是尿中排鈣增加以盡量維持血清鈣濃度。
腎性高尿鈣(Renal hypercalciuria)是由于腎小管對鈣重吸收功能異常造成,占含鈣結石病例的10%。血清鈣濃度降低會刺激甲狀旁腺分泌增加,同時.1,25一二羥維生素D的合成和腸道對食物中鈣的吸收都得到加強,以補償腎源性鈣丟失。甲狀旁腺素(PTH)過多分泌又會導致骨質的脫鈣。
在吸收性高尿鈣中,如果PTH過度分泌引起骨質脫鈣是原病因.稱為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這類病因約占所有含鈣結石的5%,多見于女性。PTH促使腎臟合成大量l,25一二羥維生素D,從而提高鈣在腸內的吸收。其結果是血鈣升高,腎濾過鈣亦增加。而高尿鈣的出現是由于高血鈣抑制了腎小管重吸收鈣的功能。
除了上述病因,與含鈣腎結石發病相關的還有維生素D中毒,制動綜合征(Immoblization Syndrome),腎小管酸中毒,結節病,多發性骨髓瘤,甲亢,轉移癌,白血病,淋巴瘤,腎上腺功能不全,特發性嬰兒高尿鈣等。維生素D中毒發生于連續數月口服或注射維生素D 100 0001U/d。長期石膏固定、牽引或癱瘓引起的骨鈣脫失稱為制動綜合征。
腎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分為三種類型,只有Ⅰ型會引起高鈣尿癥和結石生成。女性患者占70%,發生結石者也占70%c發生酸中毒者可表現出脫水、高氯血癥、低鉀血癥和低枸櫞酸尿癥。典型患者雖然酸中毒明顯,但不能將尿液酸化至pH值6.0以下;非典型病例雖無酸中毒,但尿液pH值亦大于5.5。由于患有這類疾病時,腎臟遠端腎小管缺乏泌氫的功能,所以出現鈉、鉀、鈣等陽離子分泌增加以補償離子平衡。骨發生脫礦質作用(Bone dernineralization)稱為骨軟化癥(Osteomalacia),這時血清鈣水平并不升高。這種在堿性尿液中形成的結石多為磷酸鈣成分。
2.高草酸尿癥;尿中的高草酸是形成結石的另一重要因素。對于尿中結晶的析出和沉淀并成為結石這一過程,草酸濃度是鈣或磷濃度的10倍以上。尿中的草酸來源于兩種途徑,近80%是內源性的,源于肝內乙醛酸轉化為草酸再轉化為甘氨酸的過程;其余為外源性,源于腸道吸收的食物。富含草酸的食物有果汁、綠葉蔬菜、茶葉、竹筍、碳酸飲料等。大量攝入維生素也可能在體內轉化為草酸。草酸與尿中的大多數物質都是可溶的,但草酸鈣就會發生沉淀。
高草酸尿分三種類型:原發性、特發性和獲得性。原發性高草酸尿癥常見于兒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導致復發性腎結石。多繼發腎功能衰竭,壽命一般小于30歲。
獲得性高草酸尿癥是最常見的病因。它又可分為藥物中毒性和腸源性兩個亞型。前者最為多見,如乙烯、乙二醇或吸入甲氧氟烷麻醉劑等均會在體內轉化為草酸。在治療高尿鈣時如應用纖維素磷酸鹽也可以導致難以控制的高草酸尿。腸源性高草酸尿癥則繼發于腸道炎癥或治療肥胖癥的小腸短路手術后,由于膽酸在回腸末端的再吸收作用受到影響,膽酸與腸管內的鈣結合成難以吸收的鈣皂,從而導致過多的草酸被吸收。這類病人除了易患草酸鈣結石外,由于腹瀉丟失碳酸氫鈉引起酸性尿,以及脫水等原因,尿酸結石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
另外.少部分無法確定病因的稱為特發性高草酸尿。這些患者多在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時才出現高草酸尿,而一旦限制了這類食物,就可以恢復正常狀態。
3.高尿酸尿癥;近20%的草酸鈣結石患者伴高尿酸尿癥。這可能是由于攝入大量富含嘌呤的食物引起的。其中30%的尿酸為內源生成。有兩種機制可以解釋為什么在草酸鈣結石患者中存在尿草酸水平異常:尿酸晶體作為結石核心,以使草酸晶體在其表面附生和沉淀;尿酸可以干擾尿中酸性粘多糖的作月,后者是結石生成的抑制因子。
4.低枸櫞酸尿癥:低枸櫞酸尿癥是一種代謝異常性疾病,見于lO%~50%的腎臟含鈣結石患者。常與其他代謝性疾病同時存在,約5%的病例單獨發病。酸中毒時枸櫞酸的合成量和腎小管重吸收量都顯著降低,因此尿中枸櫞酸濃度發生異常。所以腎小管中毒和腸源性高草酸尿癥時也會出現低枸櫞酸尿。泌尿系感染、低鉀血癥也有類似表現。枸櫞酸能夠與鈣結合形成可溶性的化合物,從而降低尿中鈣鹽的濃度,減少形成結石的危險;而低枸櫞酸尿中,不溶性的鈣鹽處于超飽和狀態,容易沉淀形成結石。
5.其他:(1)飲水及飲食習慣:據統計每日尿量小于1000mI。時尿液中晶體呈過飽和狀態,而低于500ml,則極易形成結石。營養過剩是上尿路結石的重要發病因素。高蛋白飲食可以增加尿中的鈣、草酸鹽、尿酸的含量,并且降低尿pH值。食物中蛋白量與尿鈣問的相互關系符合下列等式(Burns,1981):
據研究,結石患者50%以上的尿鈣、草酸鹽及尿酸的都是來源于動物蛋白。奶類制品可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食用大量動物內臟會導致尿酸生成增多。另外,大量濃茶、酒精、糖類也是結石形成的危險因素。
(2)服用藥物史:長期服用磺胺可引發磺胺結石,維生素D和激素可增加腸道吸收鈣而導致含鈣腎結石。大黃、乙烯、乙二醇、維生素C,尤其是維生素C,在每口攝入量大于4g時,可以明顯增加尿中的草酸量。
(3)既往病史:如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等與結石形成直接相關的疾病。另外在腸大部切除術后,由于腹瀉影響草酸在腸內與鈣的結合,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癥。痛風、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由于尿液呈酸性,易發生尿酸結石。另外,既往泌尿系手術遺留的縫線、長期放置的引流管(如雙-J管、腎盂造瘺管)也都可以促進結石的形成。
(4)尿路感染病史:細菌和感染壞死組織都可作為核心形成結石。分解尿素的細菌如變形桿菌、克雷伯桿菌等可分解尿素,提高尿中的pH值,并使尿中的晶體和膠體失衡而析出,同時作為保護因素的尿素顯著減少,從而加速結石的形成。
(5)日常活動情況:有研究認為體力活動偏少的人群中腎結石發病率偏高。另外,典型的如制動綜合征,見于長期臥床的骨折和癱瘓病人,由于骨質脫鈣和高尿鈣,其腎結石的發病率高達8%~35%。
(6)解剖異常:常見的如海綿腎(MedulIary sponge kidhey),由于先天性腎小管擴張,常并發結石。另外如UPJ狹窄或馬蹄腎等先天性疾病都較正常人群有更高的腎結石發病危險性。
病理變化:腎結石引起的病理變化包括梗阻、局部損傷、感染、腎組織為脂肪組織所代替和腎鈣質沉積癥。
以上的知識就是引起腎結石疾病的一下原因了,相信朋友們也有所認識了,腎結石疾病不是一種小病,它嚴重的侵害著患者的腎部健康,我們一定要將此病重視起來,清楚的了解腎結石的發病原因,才能對預防和治療腎結石疾病有更大的幫助。
-
得了腎結石的癥狀到底有哪些得了腎結石的癥狀到底有哪些呢?患有腎結石的情況下一定要抓緊治療,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是因為不了解癥狀所以才耽誤了治療的時間,
-
腎結石的早期癥狀是什么腎結石這種疾病嚴重的情況下會令患者非常痛苦,這種疾病在早期發病的時候很難發現,所以當人們發現患有這樣的疾病就已經到了嚴重
-
腎結石的早期癥狀腎結石的早期癥狀你了解嗎?患有這個疾病的人非常的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疾病帶來的傷害非常的大,但是腎結石的早期還是完全可
-
得了腎結石,吃排石顆粒管用嗎腎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有些朋友得了這個疾病后醫生會建議用激光碎石的方法,但是也有的朋友想知道是不是吃排石顆粒就可以
-
腎結石是怎么引起的 你知道多少腎結石會造成腰部疼痛,酸脹。平時應該警惕腎結石,而且,出現腎結石不能及時治療,還會影響到膀胱,大家應該注意這種疾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