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尿崩癥的出現原因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擔心尿崩癥會出現,因為這種疾病的發生,會造成患者肝腎衰竭,同時還會造成患者脾胃虛弱,大家需要注意這種情況的出現,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加強管理,了解其中的發病因素,那么尿崩癥的出現原因都有哪些?
1.血管加壓素的生理
(一)AVP的合成與代謝。血管加壓素在下視丘視上核、室旁核神經元內合成,其最初產物為前激素原,進入高爾基體內形成激素原,后者被包裹在神經分泌囊泡內。囊泡沿神經垂體束軸突流向神經垂體,在流勸過程中通過酶的作用產生活性九肽,即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和一種分子量(neurophysin)以及一種39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肽。這三種產物均釋放到外周血中。AVP由下丘腦神經元分泌后,沿丘腦-神經垂體束下行至末梢,儲存于神經垂體中。近年來發現AVP纖維也見于正中隆起外側帶,AVP也可分泌到垂體門脈系統,在第三腦室底部及腦干血管運動中樞等處。
AVP與位于腎臟遠曲小管、集合管內皮細胞結合,促進水從管腔向間質流的,幫助維持滲透壓和體液容量的恒定。AVP在血漿中濃度很低,并無血管活性作用,但高濃度的AVP作用于V1受體可以引起血管收縮。存在于大腦軸突的AVP的可能參與學習和記憶過程,正中隆起的AVP纖維可能與促進ACTH。釋放有關。
血漿和尿液中的AVP濃度可用免疫法測定。在隨意攝入液體的情況下,神經垂體含近6單位或18mmol(20μg)的AVP,外周血AVP濃度在2.3~7.4pmol/L(2.5~8ng/L)。血中AVP濃度隨晝夜變化,深夜及清晨最高,午后最低。在正常給水時,健康人24小時從腦垂體釋放。AVP23~1400pmol(400~1500ng),從尿中排出AVP23~80pmol(25~90ng)。禁水24~48小時后,AVP的釋放增加3~5倍,血及尿中水平持續增加。AVP主要在肝臟和腎臟滅活,近7%~10%的AVP以活性形式從尿中排出。
(二)AVP釋放的調節
1.滲透壓感受器。AVP的釋放受多種刺激的影響。正常情況下AVP的釋放主要由于下視丘的滲透壓感受器調節,滲透壓的變化刺激AVP的產生與釋放。血漿滲透壓變化與AVP。釋放的反饋調節機制使血漿滲透壓維持在狹小的范圍。給予正常人20ml/kg水負荷后,平均血漿滲透壓為281.7mOsm/kg·H2O在給予水負荷的人注射高滲鹽水后血漿滲透壓為287.3/kg·H2O。
2.容量調節。血容量下降刺激左心房和肺靜脈的張力感受器,通過減少來自壓力感受器對下視丘的張力抑制性沖動而刺激AVP釋放。除此之外,正在呼喊、直立、溫熱環境所致的血管舒張均可激發這一機制恢復血容量。容量減少可使循環AVP濃度達到高滲透壓所致的AVP濃度的10倍。
3.壓力感受器。低血壓刺激頸動脈和主動脈壓力感受器,刺激AVP釋放。失血所致的低血壓是最有效的刺激,此時血漿AVP濃度明顯增加,同時可導致血管收縮,直到恢復血容量維持血壓的作用。
4.神經調節。下視丘許多神經遞質和神經多肽具有調節AVP釋放的功能。如乙酰膽堿、血管緊張素Ⅱ、組織胺、緩激肽、γ-神經肽等均可刺激AVP的釋放。隨著年齡增大,AVP時血漿滲透壓增高的反應性增強,血漿AVP濃度進行性升高。這些生理變化可能便老年人易患水貯留和低鈉血癥的危險性增高。
5.藥物影響。能刺激AVP釋放的藥物包括煙堿、嗎啡、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氯貝丁酯、氯磺丙脲及某些三環類抗憂郁藥。乙醇可通過抑制神經垂體功能產生利尿作用。苯妥英鈉、氯丙嗪可抑制AVP的釋放而產生利尿作用。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這些因素,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調節,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容量下降之后,很容易影響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大家需要注意綜合調理,要注意神經功能的變化,避免受到刺激,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這種疾病,有效地進行治療,才能保持好的心態,盡快的恢復。
-
了解尿崩癥的主要癥狀雖然說尿崩癥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是特別的常見,但是我們的身邊總有個別的人會患上這種疾病,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也是應該要對這種疾
-
講解尿崩癥患者的癥狀在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泌尿系統疾病也是比較頻發的,對于成年男性朋友們來說,尿崩癥是最為容易患上的一種疾病,并且發病期間的癥
-
了解尿崩癥的護理方法對于人們來說,尿崩癥這種疾病的出現幾率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這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患有這種疾病之后,患者應該要注意平
-
尿崩癥的患者如何進行護理大多數患有尿崩癥的患者在患上這種疾病之后,都會出現頻繁的口渴現象,這也就使得患者在生活中會經常性地喝水,但是這種情況往往
-
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生活中引起尿崩癥的原因有很多,此病的出現讓好多患者陷入了痛苦中,對他們的身體傷害嚴重,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也很多的,癥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