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怎么掌握飲水量?
一般情況下出現水腫的腎臟病患者,必須嚴格控制水的攝入,維持液體平衡。正確掌握水的入量,是治療腎臟病重要的一環。腎病患者怎么掌握飲水量?腎病專家來解答:
在討論如何掌握水的入量時,首先應明確“顯性失水”、“非顯性失水”和“內生水”的含義。“顯性失水”指尿、糞、嘔吐物、胃腸道吸引流物等所失去的水分。“非顯性失水”系皮膚、呼吸道散發的水分。“內生水”是指食物氧化和細胞新陳代謝所釋放的水分。“顯性失水量”容易估計;“非顯性失水量”可按0.5毫升/公斤體重/小時或12毫升/公斤體重/天2個實用常數計算,當然還要根據年齡、體溫、氣溫、濕度等作適當調整;“內生水量”的計算比較復雜。在實際應用上,可以400~500毫升為底數,加前1天的尿量、引流液等的排出量。
腎病患者怎么掌握飲水量?在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有明顯水腫時,應限制水的攝入,如無明顯水腫時,則不必限制飲水。無尿或嚴重少尿的患者,一般僅需要無鈉的、并且能夠恢復蒸發和小量的尿中丟失的水就夠了。
醫囑中的水攝入量,應將每日產生的內生水350毫升,計入其中。許多慢性進行性腎臟病患者,在疾病的終末階段發生少尿或無尿時,它們很可能在這種情況之前的數年保留鹽和水的能力已經受損。這時如果盲目的限制水的攝入,就會促使已經受損的腎功能進一步惡化,這類情況應加以警惕,并立即補充其丟失量。
腎病患者怎么掌握飲水量?慢性腎病患者心力衰竭時,水的排泄是減少的,故水的入量應嚴格控制。有的腎病患者,沒有明顯水腫癥狀,但怕出現水腫,故盲目地限制飲水,是沒有必要的。
在估計水的入量時,要觀察患者有無口渴感、眼球彈性、口舌粘膜及皮膚充實度,還需觀察尿量多少、血壓變化及膠體滲透壓作為參考依據。不過在臨床實踐中,還以每天觀察患者的體重變化作為估計水的入量,比較方便和實用。
以上就是腎病專家介紹的關于腎病患者怎么掌握飲水量的知識,希望對您能夠有所幫助,最后我們衷心的祝您早日康復!
-
患上尿失禁該怎么辦才好尿失禁是一件非常令人尷尬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幾次三番的出現小便失禁的情況就是一種疾病了,那么得了這樣的疾病要怎么辦呢,今天
-
尿失禁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尿失禁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患有尿失禁的情況下需要及時的去檢查治療,但是很多人都是因為尿失禁的情況沒辦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感染尿失禁的飲食護理方法尿失禁屬于慢性的疾病,一旦患上了尿失禁這個疾病是不能夠忽視治療的,應當及早的采取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到我們的尿失
-
尿失禁疾病的癥狀圖片的表現對于尿失禁這樣的疾病的出現首先我們應該積極的了解疾病的主要的癥狀表現,一直以來這樣的疾病出現在老年人的身上的概率都是相當
-
尿失禁藥物治療措施患上了尿失禁這個疾病我們不應該拖延治療的時間,也不要忽視治療要在第一時間發現疾病的時候,第一時間做好應對,這樣才是疾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