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癥治療方案
尿崩癥是腎病初期癥狀的表現,還不是很嚴重,但是患者朋友應該盡早的治療,那么具體應怎樣治療呢?腎病專家為你講述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
原發性垂體性尿崩癥采用替代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替代治療用于完全性垂體性尿崩癥,加壓素制劑有下列各種劑型:
西醫治療
原發性垂體性尿崩癥采用替代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替代治療用于完全性垂體性尿崩癥,加壓素制劑有下列各種劑型:
1.水劑加壓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時間僅4~6小時,適用于診斷和暫時尿崩癥的治療。
2.長效尿崩停
為油劑注射液,每ml含5U,從0.1ml起,逐步增至0.5~0.7ml/次。深部肌肉注射1次可維持3~5天,切勿過量以引起水中毒。
3.粉劑尿崩停
每次鼻吸入20~50mg,4~6小時1次。長期應用可引起慢性鼻炎而影響吸收。
4.人工合成DDAVP(1-脫氨-8-右旋精氨酶血管加壓素)抗利尿作用較強,作用時間長,無升壓副作用。可由鼻粘膜吸入,每日2次,每次10~20μg。可用于妊娠尿崩癥。
5.新抗利尿素紙片
每片含ADH 10μg,可日間或睡前舌下含化,有一定療效。
口服藥適用于部分性尿崩癥,可供選擇的有:
(1)雙氫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作為鹽利尿劑可造成輕度失鹽。可能一方面血容量減少刺激ADH分泌與釋放,另一方面增加近曲小管對水分的再吸收,但確切機理尚不明。對腎性尿崩癥也有效。服藥時宜低鹽飲食,忌咖啡、可可類飲料。
(2)氯磺丙脲:體外試驗可增加血管加壓素的外周作用。可能增加遠曲小管cAMP的形成,也可能增加ADH的釋放,但對腎性尿崩癥無效。用量為0.125~0.25g,每日1~2次,服藥后24小時起作用,尿量減少。副作用為低血糖、白細胞減少或肝功能損害,與雙氫克尿塞合用可減少低血糖反應。
(3)安妥明:藥理作用可能是增加ADH釋放。與DDAVP合用可對抗耐藥。用量0.2~0.5g/次,每日3次。長期應用有肝損害、肌炎及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
中醫治療
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屬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以肺胃兩臟虛證為主,總的治療原則是滋腎養陰,益氣生津,可選用知柏地黃丸、生脈飲、縮泉丸等中成藥配合西藥應用,也可根據辨證分型選方用藥。
(1)氣陰兩虛型:
證候:煩渴多飲,多尿,體瘦乏力,心慌氣短,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細數。
治法:宜益氣養陰,清熱生津
方藥:從生脈散、竹葉石膏湯化裁,酌加固攝腎氣之品:黨參、麥冬、五味子、竹葉、生石膏、黃芪、山藥、益智仁、肉蓯蓉、白芍、生地、知母、山萸肉等。
(2)肺胃陰虛型:
證候:煩渴多飲,多尿,口干舌燥,喜冷飲;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宜清肺養胃,止渴生津
方藥:用白虎加人參湯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黨參、天花粉、生地、藕汁、鮮石斜、烏梅、黃連、天冬、麥冬等。
(3)陰陽俱虛型:
證候:煩渴多飲,尿頻量多,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畏寒乏力,遺精陽痿,月經紊亂;舌紅苔黃,脈細弱。
治法:陰陽并補
方藥:對偏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麥冬、五味子、玄參、花粉、桑螵蛸、甘草。對偏腎陽虛者用金匱腎氣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肉蓯蓉、肉桂、附子、枸杞子、黃芪、五味子、人參、甘草。
專方驗方
加味龍骨牡蠣湯:生龍牡、枸杞子、黃柏、北沙參、菟絲子、砂仁、炒杜仲、甘草。
通過上述的介紹。患者朋友是不是應該質量怎樣來治療尿崩癥了呢?千萬不要忽視這種疾病,以免后患無窮。
-
尿崩癥出現后的治療方法生活中尿崩癥還是比較容易出現,而且此病是多發的,引起尿崩癥的原因也非常多,此病出現的癥狀也非常復雜,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患
-
尿崩癥患者的正確飲食方法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要注意尿崩癥的出現,大家需要注意這種疾病的發病人群,并且出現這種疾病之后,還會造成患者受到影響,
-
尿崩癥患者的治療原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擔心尿崩癥,但是很多的人都置于這種常見的疾病,并不熟悉和認識,但是一旦出現會有很多的影響,大家需要
-
尿崩癥常見治療方法有哪些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些疾病的存在,要不能就是其中一種,在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患者的身體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不要忽視這種疾
-
談談尿崩癥的中藥治療方法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會出現尿崩癥,這種疾病對腎臟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