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癥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對于低鉀血癥這個疾病的發生您了解多少呢?低鉀血癥的發生是我們生活當中并不是特別的常見,不過一旦發生了這個疾病是我們一定要及時的去治療的,生活當中對于這個疾病多做些了解,好能夠對癥治療,低鉀血癥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臨床上以高血壓和低血鉀為主要表現,可出現周期性麻痹、手足搐溺。血漿和尿中醛固酮明顯升高,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活性降低。本病由于腎上腺皮質球狀帶腫瘤或增生,大量分泌醛固酮所致,依據上述特征與實驗室檢查可以診斷。但應注意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因應用排鉀利尿劑或慢性腹瀉等導致低血鉀相鑒別。還應與急進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患者因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合并低鉀血癥相鑒別。
(二)皮質醇增多癥
為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使皮質醇分泌過多所致。患者表現向心性肥胖、高血壓、紫紋與痤瘡,常伴有低血鉀與代謝性堿中毒。尿17—羥皮質類固醇升高、血漿皮質醇增高且晝夜分泌節律消失。典型者診斷不難。
(三)17a-羥化酶缺乏癥和11p-羥化酶缺乏癥
17a—羥化酶缺乏可導致糖皮質激素(皮質醇)和性激素合成不足,11p羥化酶缺乏只使皮質醇合成障礙。以上二者都可致ACTH代償性分泌增加,使去氧皮質酮(鹽皮質激素)合成和分泌過多,導致高血壓、低血鉀。17a-羥化酶缺乏癥患者同時有性激素合成不足,故男、女第二性征發育障礙,而11p-羥化酶缺乏癥同時伴有雄激素分泌過多,故女性患者出現男性化,男性患者出現性早熟,可資鑒別。
(四)腎小管酸中毒
腎小管酸中毒除IV型外,其他3型(I型。II型、III型)均有明顯低血鉀、高氯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而尿則偏堿(尿pH在6以上)。常伴有血鈉、鈣、磷等降低,尿常規檢查常無異常發現。
(五)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
有家族史,常在飲食、酗酒、劇烈運動后睡眠或早晨醒來時發病,男性多于女性。肢體癱瘓常自下肢開始,兩側對稱。每次發作可持續幾小時甚至數日。表現軟癱,鍵反射消失,但感覺正常。心電圖可見低鉀性改變。本病應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相鑒別,后者也可出現周期性麻痹。周期性麻痹不都是低血鉀,亦可見正常或高血鉀患者。
(六)遺傳性疾病
特點為表現低血鉀的遺傳性疾病比較少見,如 Bartter綜合征,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由于腎小管對鉀的轉運缺陷,大量鉀丟失。本癥除低血鉀外,醛固酮分泌增多,應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鑒別;Fanconi綜合征亦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腎近曲小管的功能缺陷,多種物質回吸收發生障礙,表現為氨基酸尿、糖尿、蛋白尿,懈、鈉、鈣、磷都降低,且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Liddle綜合征系遺傳性疾病,為腎遠曲小管對銷回吸收增加,致使鉀排出增多。臨床表現除低鉀血癥外,還有高血壓、代謝性堿中毒、血漿腎素活性降低。血和尿中醛固酮含量明顯降低。
此外,一些少見的腫瘤亦可表現低鉀血癥,如腎毒瘤為腎入球小動脈球旁細胞的腫瘤。大量分泌腎素導致低血鉀;胰島舒血管腸肽瘤,分泌大量舒血管腸肽(VIP),可因大量水瀉而致嚴重低血鉀;結腸及直腸絨毛樣腺瘤,其分泌的新液中含有大量鉀,大量級液排出可致低血鉀。
低鉀血癥容易與哪些疾病相混淆這個問題,我們上文已經給朋友們做出了相關的介紹了,希望可以給廣大的低鉀血癥患者朋友們帶來幫助,出現了低鉀血癥的現象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對于這個疾病的發生我們對于及時的去治療。
-
低鉀血癥患者有哪些癥狀呢大家可聽說過低鉀血癥疾病,低鉀血癥的出現通常由于自身的厭食、偏食,加之本身的腸胃功能不好等綜合因素誘發下,而造成身體逐漸
-
發生低鉀血癥會出現哪些危害呢在生活中時常會發生低鉀血癥的現象,其對身體帶來嚴重的乏力、肌肉無力,并且有很明顯的胃腸道反應,有時嚴重一些會發生心慌、血
-
身體發生低鉀血癥的癥狀表現在一次建筑工地當中看到一位農民工,突然的渾身發軟、心跳的不正常等,讓在場的人們都為之納悶和疑慮,經專業醫生的詳細檢查原來
-
低鉀血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在生活中如果攝入的含鉀過少的食物和一些藥物,就會導致低鉀血癥的出現,此病出現后會讓患者陷入痛苦中,疾病出現后的癥狀越多,
-
哪些原因引起了低鉀血癥呢低鉀血癥在生活中并不常見,其實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還是比較多的,它的出現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傷害,可能有些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