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毒藥物大排查有哪些
是藥三分毒,很多藥物對腎臟都有傷害的,有哪些,您了解么?化療藥物能抑制惡性腫瘤的生長和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殺滅腫瘤細胞,但對*來說也有相當大的毒性,它在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沒有太大的選擇性,在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亦損傷相當數量的正常細胞,并直接影響心、肝、腎及神經系統下面我們就來講幾種造成“腎毒藥物”的幾種藥。
1、抗生素類藥物
(1)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其毒性作用是引起腎小管變性壞死,腎毒性強度依次為:新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鏈霉素。臨床上以慶大霉素腎中毒最為常見。用藥時間越長,腎毒性越大。
(2)青霉素類和頭孢類抗生素。青霉素類可引起過敏性間質性腎炎,以甲氧西林及氨芐西林最為常見。大劑量青霉素G、羧芐西林等常可影響腎小管對鉀的重吸收,導致低鉀血癥。第一代頭孢菌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腎毒性,尤其是頭孢噻啶(先鋒Ⅱ),而頭孢氨芐及頭孢拉啶等腎毒性則不明顯。頭孢唑啉(先鋒霉素Ⅴ)、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頭孢哌酮)腎毒性輕。
青霉素和頭孢類抗生素引起的腎損害大多是可逆的,立即停藥,大多數患者腎功能可恢復。
(3)四環素。本身沒有腎毒性,但可使血清尿素氮濃度增高,對本身已有腎功能減退者會加重病情。另外,過期或變質四環素的代謝產物有直接腎毒性。地美環素可引起腎性尿崩癥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多西環素則一般不會引起氮質血癥。
(4)兩性霉素B。容易引起氮質血癥、腎小管壞死。其腎毒性與使用劑量有關,老人及血容量減少者更易發生腎損害。
(5)利福平。利福平過敏可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大多發生于間斷用藥的患者,某些患者還可伴發肝損害、血小板減少及血管內溶血等。
(6)磺胺藥。容易引起梗阻性腎病、過敏性血管炎、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征。
2、感冒藥及解熱鎮痛藥
抗感冒藥品種繁多,臨床上常用的有百服寧、白加黑、康必得、康泰克、泰諾、感冒通、感康等數十種。這類藥物大多以解熱鎮痛藥、抗過敏藥為主要成分。若同時服用兩種或多種感冒藥,很容易引起藥物性腎損害。
解熱鎮痛藥引起的腎損害臨床表現多樣,較早出現的是尿濃縮功能減退,出現夜尿頻多。還有的可以長期無癥狀而直至發生腎功能衰竭。
3、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是臨床常用的一類降壓藥,因其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而廣受應用,另外它還有減少蛋白尿的作用。但有報道稱,第一代的ACEI(巰甲丙脯酸)可引起急性可逆性腎功能衰竭、急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衰竭可逆性加重、血鉀升高等。新的ACEI不良反應雖然明顯減少,但對于血肌酐已超過265umol/L(微摩爾/升)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一般不主張使用此類降壓藥物,以防止腎功能的進一步減退或出現高血鉀。
4、降糖藥
二甲雙胍不需要經過肝臟代謝,直接以原形從腎臟排泄,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在常規劑量范圍內服用,一般不會引起腎損害。但當腎功能不全時,容易發生二甲雙胍和乳酸的蓄積,增加酸中毒風險。因此,長期服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腎功能。當血肌酐大于133umol/L時,一般不再服用二甲雙胍。
此外,磺脲類(如優降糖、達美康、糖適平等)、α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蘋)、胰島素增敏劑(如文迪雅)和餐時血糖調節劑(如諾和龍),只要腎功能正常,這些口服降糖藥在常規劑量范圍內是安全的。如輕度腎功能減退,則磺脲類(糖適平除外)也不再使用。如腎功能已有明顯損害則宜改用胰島素制劑。
-
腎病綜合癥如何治療更有效腎病綜合癥如何治療?腎病綜合癥的發生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折磨大家的健康,想要規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治
-
淺談腎病綜合癥的檢測方法是什么那么,淺談腎病綜合癥的檢測方法是什么?下面就是簡單的解答。(1)為了明確腎病綜合征診斷,常做的檢查為:①尿常規檢查:通過尿蛋
-
腎病綜合征應如何有效鑒別呢如果身體患病后的表現和其他疾病相類似,使之這對于常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現在患上腎病綜合征的特別多,在發病之時會表
-
談談腎病綜合癥的檢查方法對于患有腎病綜合癥的患者來說,家里這種疾病進行治療的時候,如果患者最大的治療效果的話,那么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來幫助自
-
腎病綜合癥的診斷檢查(一)實驗室檢查1.尿常規單純性腎病,尿蛋白定性多為~;24h定量超過0.1g/kg,偶有短暫性少量紅細胞。腎炎性腎病除出現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