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日常有哪些護理事項
生活中時常會有人發(fā)生尿失禁疾病,其和先天尿道上裂、女性骨盆創(chuàng)傷等等有關,致使讓患者的排尿功能發(fā)生嚴重的失常,導致患者不由之主的出現(xiàn)尿液流出,在發(fā)現(xiàn)后除了及時進行治療外。那在日常有哪些護理事項呢?
1. 心理護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給與安慰和鼓勵,使其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 攝入適量的液體 向患者解釋多飲水能夠促進排尿反射,并可預防泌尿道感染。如無禁忌,囑患者每日攝入液體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飲水,以減少夜間尿量。
3. 持續(xù)進行膀胱功能訓練 向患者和家屬說明膀胱功能訓練的目的,說明訓練的方法和所需時間,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安排排尿時間,定時使用便器,建立規(guī)則的排尿習慣,促進排尿功能的恢復。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間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漸延長間隔時間,以促進排尿功能恢復。使用便器時,用手按壓膀胱,協(xié)助排尿。
4. 鍛煉肌肉力量 指導患者進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鍛煉,以增強控制排尿的能力。具體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臥位,試作排尿動作,先慢慢收縮肛門,再收縮陰道、尿道,產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覺,在肛門、陰道、尿道收縮時,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縮緊不少于3s,然后緩慢放松,每次10s左右,連續(xù)10遍,以不覺疲乏為宜,每日進行5~10次。同時訓練間斷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時停頓或減緩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誘發(fā)動作”,如咳嗽、彎腰等之前收縮盆底肌,從而達到抑制不穩(wěn)定的膀胱收縮,減輕排尿緊迫感程度、頻率和溢尿量。病情許可,鼓勵患者做抬腿運動或下床走動,以增強腹部肌肉張力。
5. 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經常清洗會陰部皮膚,勤換衣褲、床單、襯墊等。
6. 外部引流 必要時應用接尿裝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壺緊貼外陰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壺接尿,也可用陰莖套連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長時間使用,每天要定時取下陰莖套和尿壺,清洗會陰部和陰莖,并暴露于空氣中,同時評估有無紅腫、破損。
7. 留置導尿 對長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導尿管,定時放尿,避免尿液浸漬皮膚,發(fā)生壓瘡。
8.減輕造成尿失禁的誘因。
尿失禁保守治療有哪些
1、雌激素替代療法:世界各國專家都積極主張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補充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激素不足,以防治老年性陰道炎、壓力性尿失禁、冠心病、骨質疏松癥等。有些已絕經的老年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初期,會出現(xiàn)少量“月經”現(xiàn)象,這屬正常現(xiàn)象,仍可繼續(xù)應用,稍后會逐漸消失。由于個體差異對雌激素敏感性不同,應該在經驗豐富的專家指導下實行個體化用藥。既往患過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的人則不宜使用或慎用。除此之外,尿道黏膜皺壁變平或消失后,防御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的免疫力隨之下降。因此,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并發(fā)尿路感染率極高,雌激素替代療法和抗感染應同時進行,才可在短期內獲得滿意療效。
2、運動療法:有學者統(tǒng)計分析,約有70%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過加強盆底肌張力的鍛煉而使癥狀得到減輕或獲得糾正。其方法為:每日進行45—100次緊縮肛門及陰道運動,每次—5秒;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進行仰臥起坐運動2次;平臥在床上進行快捷而有規(guī)律的伸縮雙腿運動,每日3次;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張力的維持或提高。
3、中醫(yī)針灸療法:針刺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張力,從而改善膀胱功能。
在發(fā)生尿失禁時我們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最好在發(fā)生后要積極的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詳細檢查,同時做好合理的尿失禁護理事項,這樣患者的病情才會逐漸有所緩解和痊愈。另外,發(fā)生尿失禁時要避免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等。
-
患上尿失禁該怎么辦才好尿失禁是一件非常令人尷尬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幾次三番的出現(xiàn)小便失禁的情況就是一種疾病了,那么得了這樣的疾病要怎么辦呢,今天
-
尿失禁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尿失禁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患有尿失禁的情況下需要及時的去檢查治療,但是很多人都是因為尿失禁的情況沒辦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感染尿失禁的飲食護理方法尿失禁屬于慢性的疾病,一旦患上了尿失禁這個疾病是不能夠忽視治療的,應當及早的采取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到我們的尿失
-
尿失禁疾病的癥狀圖片的表現(xiàn)對于尿失禁這樣的疾病的出現(xiàn)首先我們應該積極的了解疾病的主要的癥狀表現(xiàn),一直以來這樣的疾病出現(xiàn)在老年人的身上的概率都是相當
-
尿失禁藥物治療措施患上了尿失禁這個疾病我們不應該拖延治療的時間,也不要忽視治療要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疾病的時候,第一時間做好應對,這樣才是疾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