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尿毒癥有哪些補救措施
尿毒癥是比較嚴重的腎病類型,一旦患有這項疾病癥狀,患者體內的腎臟功能就會嚴重下降,一旦得不到及時的救助,這項疾病就會變得越發嚴重,如果患者體內存在大量的尿毒癥毒素,對于生命的威脅就比較嚴重了,那么,尿毒癥有哪些補救措施?
1.控制血壓 拜新同、絡活喜、哌唑嗪、倍他樂克等。腎性高血壓,主要是由于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比較難控制,需要多種血壓藥聯合運用。一般宜降至150-140/95-90毫米汞柱之間。這樣既能保證腎臟的血流量,維護腎小球的濾過率,又不至于因血壓高使腎小動脈、腎小球毛細管硬化加速。
2.改善貧血 打促紅細胞生成素,口服鐵劑、維生素B12、葉酸。腎性貧血是指各種因素造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產生不足或尿毒癥血漿中一些毒素物質干擾紅細胞的生成和代謝而導致的貧血,一般為正常紅細胞正常血紅蛋白型,嚴重貧血時血紅蛋白可下降至20-30克/升。如果血紅蛋白90g/L以上,可以口服琥珀酸亞鐵,葉酸,維生素B12,復方阿膠等治療。如果血紅蛋白60-90g/L之間,除了口服上述藥物,最好加打EPO治療。如果如果血紅蛋白60g/L以下,最好輸血治療。
3.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 尿毒癥患者因為腎臟損傷嚴重,會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應該及時給予糾正,否則不僅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水過多、嚴重高血壓、心力衰竭和少尿無尿者應嚴格限制水量,以每日排水量加非顯性失水量之和為度,并應限制鈉鹽入量。輕度酸中毒無需特殊處理,或酌予碳酸氫鈉或乳酸鈉,糾正至20mmol/L,即可停止。治療過程中要防治低鉀和低鈣。警惕發生高鈉血癥和誘發心力衰竭。高磷血癥應嚴格限制磷攝入和使用磷結合劑。血鈣過低可口服或靜注葡萄糖酸鈣。
4.補充氨基酸 尿毒癥的患者,由于長期食欲減退、蛋白質合成代謝減少分解代謝增加、尿毒癥毒素的作用等原因,會引起患者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可表現為血漿和組織的必需氨基酸及其相應的“必需酮酸”(即酮酸)水平下降,某些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增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免疫球蛋白、補體和組織蛋白水平下降。治療的話,要適當補充必需氨基酸,可以吃點開同、科羅迪等復方a-酮酸。另外,尿毒癥患者要保持足夠的熱量攝入;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嚴格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
糖尿病是如何變成尿毒癥的?
(一)遺傳背景
人們早就認識到,DN的發生具有遺傳背景。不同種族的DN患者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存在著差異,而且在同一種族中其發病也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在臨床上大家經常會發現一些病友的血糖長期控制較好仍會發生糖尿病腎病,而有些糖尿病病友血糖控制不理想,卻不發生糖尿病腎病,這即與病人的遺傳因素有很大關系。
(二)高血壓
高血壓是DN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高血壓可加速DN的發展及腎功能減退,以至發生尿毒癥。對于1型糖尿病病友,大部分高血壓都是繼發于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病友中,高血壓往往發生在糖尿病之前。但不管怎樣,高血壓都能反過來使糖尿病進一步惡化。在糖尿病階段,控制血壓非常重要,尤其對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DN早期控制血壓可將尿毒癥的發展延緩10-20年左右。
(三)高血糖
早在1985年,糖尿病研究小組的研究證實,DN主要出現在空腹血糖大于7.8mmol/L的患者。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現,由高血糖產生的一系列代謝紊亂是DN發生并最終發展成尿毒癥的重要因素。長期血糖升高,腎組織蛋白與葡萄糖分子發生作用,使這些蛋白的生化結構與理化交聯性質發生改變,最終產生蛋白尿。加強血糖控制可以延遲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發生,并延緩微量白蛋白尿向臨床蛋白尿發展的進程。
溫馨提示,尿毒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有這項疾病家族史的人們,生活中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在積極預防的同時,也要定期的到專業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嚴格注意尿毒癥,再次危害到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尿毒癥早期治療效果也會比較顯著。
-
得了尿毒癥需要治療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警惕尿毒癥的出現,得了尿毒癥,要合理的進行治療,當心出現腎衰竭,如果出現腎衰竭,很有可能影響到生命
-
尿毒癥中醫治療的好方法大家對于尿毒癥應當并不陌生吧,此病在當前看來是極為多見的,而且有著較為嚴重的危害性,該病的出現不能拖延治療方面的時候,應
-
尿毒癥治療費用的概述尿毒癥的發生影響著人們的腎臟健康,在患上尿毒癥疾病的時候,我們需要及早的去做好應對,這樣才是即便患者治愈的關鍵,所以說更
-
尿毒癥疾病的治療藥品尿毒癥的發生嚴重的影響到患者腎臟的健康,這樣的疾病很容易引發腎衰竭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患上了尿毒癥疾病的時候,
-
尿毒癥中醫治療方法哪些最好尿毒癥中醫治療方法是什么?尿毒癥的發生是會損害大家身體的,讓患者承受了巨大的負擔,想要規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找到適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