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部外傷后尿崩癥的診斷和治療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8年第4期第14卷論著摘要作者:武日富郭多文單位:037003山西大同礦務局第一職工醫(yī)院神經外科一、臨床資料本組男14例,女4例。最大年齡35歲,最小10歲,平均23歲。均為車禍致頭部受傷,其中合并顱底骨折者13例。傷后至發(fā)病時間最短的7天,最長的45天,平均20天。主要表現(xiàn)煩渴多飲多
-
尿崩癥手術治療利用血漿、尿滲透壓測定可以診斷尿崩癥,方法可靠、安全、臨床醫(yī)師可迅速診斷并開始治療。治療原則:1.激素替代療法。2.抗利尿藥治療。3.繼發(fā)性尿崩癥同時進行病因治療。4.對癥支持治療。普通康復療法去除病因,特別是對繼發(fā)性尿崩癥:可根治本癥,腫瘤引起者應進行放射或手術治療,感染引起者則宜采用
-
腎性尿崩癥的治療無特效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保證液體入量和適當限制鈉鹽,以保證血容量和血鈉在正常范圍。水的入量須保持在6~10L/m2/d。并應注意足夠的營養(yǎng)和熱量。由于患兒每排出一個mOsm的溶質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減少電解質的入量則可相應地減少水的排出。年長兒應限制鈉鹽的入量在2~2.5mmol
-
家長應重視尿崩癥病兒的家庭護理5歲的文文老是吵著口渴,一天要喝好幾大杯開水,晚上要上廁所七八次。媽媽帶他到一家大醫(yī)院檢查后診斷為尿崩癥。醫(yī)生說,該病主要是內分泌方面的原因,由于該病不是常見病,許多家長對它的認識不足,對病兒的家庭護理方面也存在一些誤區(qū)。尿崩癥病兒體型矮小,大多數(shù)病兒均有多飲、煩渴、多尿、夜尿顯
-
尿崩癥如何治療尿崩癥是指下丘腦—垂體后葉病變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釋放減少或腎小管對抗利尿激素不起反應而引起的一組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癥群,前者稱中樞性尿崩癥,后者稱腎性尿崩癥,屬中醫(yī)“消渴”范疇。病因病理中醫(yī)學認為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過服溫燥藥物是消渴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
尿崩癥如何治療尿崩癥是指下丘腦—垂體后葉病變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釋放減少或腎小管對抗利尿激素不起反應而引起的一組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癥群,前者稱中樞性尿崩癥,后者稱腎性尿崩癥,屬中醫(yī)“消渴”范疇。病因病理中醫(yī)學認為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過服溫燥藥物是消渴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
家長應重視尿崩癥病兒的家庭護理5歲的文文老是吵著口渴,一天要喝好幾大杯開水,晚上要上廁所七八次。媽媽帶他到一家大醫(yī)院檢查后診斷為尿崩癥。醫(yī)生說,該病主要是內分泌方面的原因,由于該病不是常見病,許多家長對它的認識不足,對病兒的家庭護理方面也存在一些誤區(qū)。尿崩癥病兒體型矮小,大多數(shù)病兒均有多飲、煩渴、多尿、夜尿顯
-
頭部外傷后尿崩癥的診斷和治療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8年第4期第14卷論著摘要作者:武日富郭多文單位:037003山西大同礦務局第一職工醫(yī)院神經外科一、臨床資料本組男14例,女4例。最大年齡35歲,最小10歲,平均23歲。均為車禍致頭部受傷,其中合并顱底骨折者13例。傷后至發(fā)病時間最短的7天,最長的45天,平均20天。主要表現(xiàn)煩渴多飲多
-
腎性尿崩癥的治療無特效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保證液體入量和適當限制鈉鹽,以保證血容量和血鈉在正常范圍。水的入量須保持在6~10L/m2/d。并應注意足夠的營養(yǎng)和熱量。由于患兒每排出一個mOsm的溶質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減少電解質的入量則可相應地減少水的排出。年長兒應限制鈉鹽的入量在2~2.5mmol
-
尿崩癥手術治療利用血漿、尿滲透壓測定可以診斷尿崩癥,方法可靠、安全、臨床醫(yī)師可迅速診斷并開始治療。治療原則:1.激素替代療法。2.抗利尿藥治療。3.繼發(fā)性尿崩癥同時進行病因治療。4.對癥支持治療。普通康復療法去除病因,特別是對繼發(fā)性尿崩癥:可根治本癥,腫瘤引起者應進行放射或手術治療,感染引起者則宜采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