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胃下垂以后的癥狀有哪些
胃下垂是多見的,生活當中常常會聽別人說起胃下垂這種疾病,當胃部出現下垂癥狀以后就會影響到胃部的健康,帶給我們很多的痛苦,關于胃下垂的癥狀我們需要清楚的去了解,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胃下垂的相關癥狀有哪些。
胃下垂的癥狀:
均力體型者胃呈魚鉤狀,緊張度適當,幽門與胃角在一個水平上。瘦長體形者胃呈長型,緊張力低,胃角下垂,低于幽門,如胃角切跡處低于兩骼嵴間線水平,稱之胃下垂,低于5厘米之內為輕度胃下垂,大于10厘米的為重度胃下垂。 一般輕度胃下垂不伴胃炎,無明顯癥狀,中重度胃下垂或伴有胃炎者可出現胃排空延遲、胃食物存留,致使病人感到上腹飽脹、噯氣、惡心、全腹脹,飯后加重,以及消化不良。病人常訴“胃弱”、“胃軟”,不敢多吃飯,因飯后癥狀明顯,久之病人食欲減低、消瘦。
1.胃下垂在消化系統的癥狀 患者食欲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后癥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時加重,平臥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胃下垂患者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欲明顯降低,并有畏食、厭食的表現。
2.胃下垂引起的全身癥狀 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癥狀。
3.體征 患者身體瘦長,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松弛,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胃下垂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松弛。
胃下垂的緩解辦法:
近年來,“胃下垂”走進了體質虛弱、追求骨感的女性和老年人的視野,他們經常會出現腹部脹滿感、呃逆、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和腰腹下墜感,尤其是在飽餐后更加明顯。長此以往,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會導致體質更加虛弱,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適當鍛煉可以幫助矯治胃下垂。太極拳、體操、散步等運動強度適中、簡單易行,可以增強胃下垂患者的體質。患者也可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腹肌練習,增強腹部肌肉力量,增強胃及其韌帶的張力,從而達到矯治目的。
抬腿練習:仰臥,雙腿并攏伸直,抬高約45度,維持10秒鐘,還原。重復進行,10次1組。
擺腿練習:仰臥,雙腿并攏伸直并抬高約45度,先向左側擺動,還原后再向右側擺動,重復10次為1組。
仰臥起坐練習:仰臥位,兩臂伸展過頭或雙手抱頭,用力收腹,前屈身體盡量靠近大腿。10次1組。
側臥彎腰練習:側臥位,雙下肢伸直,兩手于頭部兩側交叉抱頭,努力使頭和胸部抬離床面,還原后重復5—6次。然后換成另一方向側臥位練習。
腹式呼吸練習:仰臥位,雙手交叉置于腹部,體會呼吸時腹部的起伏運動,也可在腹部隆起時雙手施加阻力,或在腹部放置沙袋,進行抵抗阻力的練習,增加訓練效果。
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來做,不要圖快,運動量應循序漸進,最重要的是能長期堅持。病情較重者可戴個胃托,幫助支持內臟,矯治下垂,但平時應積極進行腹部肌肉鍛煉,減少對胃托的依賴。需要強調的是,應避免劇烈活動,尤其是跳躍運動,也不要長時間站立,以免加重病情。
上面的介紹是有關于胃下垂這種疾病的相關癥狀了,胃下垂是我們經常會聽說過的疾病,并且對我們的胃部健康影響十分的嚴重,會帶給我們很多的痛苦,朋友們需要做一些胃下垂的預防,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平時飲食要清淡。
-
胃下垂患者的飲食注意要點大家對胃下垂疾病也應該有一定了解,胃下垂是屬于慢性的消化系統疾病,這種疾病的出現,和我們的一些不良習慣有很大關系,這種疾
-
胃下垂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大家對胃下垂疾病都有過一定的了解,這種疾病的危害也很大,但是它產生的原因比較多,這種疾病出現以后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它的治
-
胃下垂患者在生活中的鍛煉方式胃下垂疾病在生活中很常見,這種疾病對患者健康帶來很大危害,患者一定要及時的接受治療,另外科學的護理以及鍛煉也能夠幫助疾病
-
談談胃下垂的癥狀有哪幾種胃下垂疾病對我們的影響很大,這種疾病主要是胃部出現松弛以致于位置發生變化,而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的疾病,許多肥胖者或者是
-
先天性胃下垂和后天性胃下垂的癥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能夠養成自己用良好的飲食習慣,那么就有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胃病出現,對于人們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