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母乳性黃疸的方法有哪些呢
母乳性黃疸是多見的一種疾病了,很多的新生兒會遇到此病,侵害到了新生兒的健康,提醒朋友們在出現(xiàn)了此病的癥狀之后,要注意此病的治療才可以,大家要將此病的治療措施認識透徹,往下看為朋友們介紹一下母乳性黃疸的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在生后4~7天出現(xiàn)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xiàn)。黃疸一般持續(xù)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shù)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養(yǎng),黃疸不一定再出現(xiàn),即使出現(xiàn)亦不會達原有程度。隨著母乳喂養(yǎng)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fā)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后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了順利推廣母乳喂養(yǎng)也應引起重視。
因本病血清膽紅素很少升高達足以產(chǎn)生神經(jīng)毒性的水平,故一般不必停喂母乳。若血清膽紅素 > 256.6μmol/l時,應停止母乳喂養(yǎng)2~4天,改用人工喂養(yǎng)。在暫停母乳期間,應將母親乳汁吸出,以維持乳汁分泌,保證以后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為減少腸壁吸收非結(jié)合膽紅素,可口服10%活性炭溶液5ml,每小時1次;瓊脂125~250mg/次,每天4~6次。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有定論。最近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循環(huán)增加有關。因新生兒肝臟功能發(fā)育不完善,攝取膽紅素的能力不足,酶活力低下,腸道缺乏細菌,當膽紅素經(jīng)過腸道時,形成尿膽原較少,而被重吸收較多,如胎糞排出延遲,增加了膽紅素的重吸收,加重黃疸。
目前尚缺乏特殊實驗室檢測手段賴以確診母乳性黃疸,只能先將各種引起新生兒黃疸的病因如母嬰abo血型不合、敗血癥、窒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癥及遺傳性葡萄糖醛酸轉(zhuǎn)移酶缺乏癥等少見病進行逐一排除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黃疸的臨床診斷。因這些少見的病理性黃疸大都在24小時內(nèi)出現(xiàn)重度黃疸,而母乳性黃疸是在3至8天出現(xiàn)的且為輕、中度黃疸。
治療方法為暫停母乳喂養(yǎng)3天改為人工喂養(yǎng),奶量以150ml/kg.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應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后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同時給予支持療法: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yǎng),預防感染;鼓勵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兒大便次數(shù)。嚴重者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黃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道。為了減少本病的發(fā)生,應鼓勵乳母早開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數(shù),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可降低黃疸發(fā)生率。另外,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防止加重黃疸。
了解到了上述中的這些知識之后,認識到了母乳性黃疸的治療辦法有哪些了,這種疾病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傷害到了很多新生兒的身體健康,此病的病發(fā)率極高,帶來了很多的困擾,所以大家必須要將母乳性黃疸關注起來,應當及早的預防此病。
-
新生兒黃疸是肝炎嗎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專門發(fā)作與新生嬰兒身上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會發(fā)生很多天都不退,一個新生兒得了黃疸很多天不消退就會讓家人懷
-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怎么辦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怎么辦?我經(jīng)常聽說新生兒會有黃疸的情況出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會非常的著急不知道要怎么辦才能讓孩子恢復到正常
-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需要停母乳嗎新生兒的健康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最為重要的事情,有些孩子出生后沒過幾天就發(fā)現(xiàn)患有溶血性黃疸,這些新生兒的媽媽非常想知道這種情
-
新生兒,去黃疸的方法新生兒去黃疸的方法是什么?新生兒基本上都會遇到出黃疸的情況,但是對于這個情況的發(fā)生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都非常的
-
新生兒黃疸治療的好方法當前來看較多的新生兒會出現(xiàn)黃疸的癥狀,此病的出現(xiàn)對于寶寶的身體健康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傷害,為此該病的出現(xiàn)是要積極進行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