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炎的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胃腸炎疾病是當前來看十分嚴重的,會給患者朋友帶來很多的痛苦,腸胃會有疼痛的癥狀出現,當此病出現在我們身邊之后,治療方面是要及時進行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該病的中醫治療辦法,來看看此病的中醫治療措施有哪些呢。
胃腸炎的中醫治療辦法: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方藥: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中成藥:霍香正氣水。
(3)食滯胃腸:惡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4)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10弱。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方藥:人參3克、白術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胃腸炎的相關常識:
常見感染途徑有:食物(尤其是海鮮),污染的水源,接觸被感染者,餐具不潔,進食前未洗手等。臨床表現胃腸炎癥狀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取決于微生物或毒物的類型和量的大小。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其他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嘔吐、發熱、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可能是脫水的征象)、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肌肉痛或關節僵硬、大便失禁等。
劇烈的嘔吐和腹瀉可以很快導致脫水,其表現有虛弱、極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膚干燥、口干、眼球下陷,嬰兒還可表現為啼哭時少淚。嚴重的嘔吐或腹瀉可以引起低鈉血癥、低鉀血癥、低血壓等。飲用大量含鹽少或不含鹽的水分來補充液體的病人尤易出現低鈉血癥。水和電解質紊亂有潛在的風險,特別是對于病重、虛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嚴重的病例可以出現休克和腎功能衰竭。檢查胃腸炎通常根據癥狀即可診斷,但病因往往不明顯。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可行大便培養檢測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懷疑嚴重脫水的病人應注意監測電解質及腎功能。
病源接觸史是重要的診斷特征:可能受污染的食物,不潔、未經處理或遭污染的飲用水,接觸有同樣病征的患者、疫情地區旅游,都是診斷的首要懷疑特征。進一步診斷要通過血液、嘔吐物、糞便培養,對白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判斷。應仔細排除其他病癥可能。治療胃腸炎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和電解質。通常患者只需臥床休息并飲用足量的水分(如口服補液鹽溶液)即可。
即使是嘔吐的患者也要盡量多飲水。哺乳期的嬰兒應繼續哺乳。碳酸飲料、茶、運動飲品、含咖啡因的飲料及果汁并不適于補液。如果嘔吐或腹瀉持續時間較長或有嚴重脫水,有必要進行靜脈補液。嘔吐劇烈時可加用止吐藥。如果腹瀉持續時間超過24~48小時并且沒有跡象表明有更嚴重的細菌感染,可加用止瀉藥。通常兒童不建議使用止吐藥和止瀉藥。由于抗生素可能會引起腹瀉或促進耐藥菌生長,即使胃腸炎的致病菌已經明確,抗生素通常也不建議使用。但是,某些病原菌(如彎曲桿菌、志賀菌、霍亂弧菌等)感染或患者有旅行者腹瀉,可使用抗生素。
當我們了解到了上述的知識之后,應當認識到了關于胃腸炎疾病的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了,這種疾病是當前非常多見的,而且困擾到了很多的朋友,希望朋友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胃腸炎疾病的預防工作,特別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
急性腸胃炎食療的好方法近年來急性腸胃炎疾病已經成為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了,而且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確實給患者帶去了健康危害希望患者能夠重視做好
-
寶寶急性腸胃炎怎么治療急性腸胃炎疾病的發生和人們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和飲食不衛生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出現了急性腸胃炎患者會有嚴重腹痛腹瀉
-
胃腸疾病中醫治療方法哪些好胃腸疾病中醫治療方法是什么?胃腸疾病是危害及其普遍的疾病,其發生讓患者承受了很大的身體負擔和精神負擔,為了規避疾病帶來的
-
急性腸胃炎中藥該怎么治對于急性腸胃炎這樣的疾病我們在患病的時候是不能拖延治療時間的,一定要在患病的時候正確的治療和護才是,可是很多的患者在患病
-
急性腸胃炎頭暈該如何護理較好腸胃炎疾病的發生確實會導致患者有腹痛腹瀉的癥狀,對于腸胃炎這個疾病我們不應該忽視。要在患上這個疾病的時候,科學正確采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