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為什么容易漏診?
慢性腎病為什么容易漏診?慢性腎病已成為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國際腎臟病學會推測,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腎病。我國慢性腎病防治形勢嚴峻,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患病率也在10%左右,40歲以上人群高達18.7%,但知曉率不足10%。
專家呼吁,要想有效防治慢性腎臟病,必須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慢性腎病為什么容易漏診
腎臟沒有像心臟般跳動的狀態,也不像胃會因吃得過飽而有脹痛的感覺,慢性腎病可以完全沒有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加上腎臟的代償功能極其強大,即使腎臟功能已經損失50%以上的慢性腎病病人仍可能沒有任何癥狀。而當腎臟功能的破壞大于75%時,患者才會出現貧血、乏力、惡心、嘔吐、腹脹、厭食、高血壓、口中有尿味、皮膚發暗和頭發焦枯等。這時才會去醫院看病,但往往又不知道該去看哪科,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貧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腎臟出了毛病。因此,很多腎衰病人都走過誤診、漏診的彎路,等到腎內科就診時,往往腎臟剩余的功能不到正常人的5%,最終只能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專家指出,盡管腎病早期癥狀不明顯,但如果用心去“感覺”,還是可以發現一些的,如小便紅、小便時泡沫較多且泡沫持續時間長;四肢、臉上、身上的皮膚發出較多的紅點或紅斑;四肢關節酸痛;發燒等,另外,如果年輕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應盡早去醫院檢查。
感冒過勞易誘發腎病
從臨床接診的急慢性腎炎患者的情況來看,約有70%的腎炎病人發病與長期過度勞累有關。這是因為人在疲勞狀態下,加上工作、精神緊張,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導致細菌、病毒感染,引發腎臟損害,出現腰酸腰痛,下肢、眼瞼浮腫,蛋白尿,甚至出現血壓升高、頭暈等現象。最令人擔憂的是,上述表現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很多人不以為然,自認為休息一下就好了,往往拖到出現嚴重的浮腫、血尿、血壓高時才前往醫院看病。
另外,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為對感冒不“慎”而致“腎”損,最終會發展成尿毒癥的惡果。
春季由于皮膚排出的汗液和毒素減少,腎臟負擔開始加大,在此基礎上若出現感冒,腎臟就更易受損。此外,反復感冒會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從而在*內產生大量的免疫復合物,而這些抗體都需要腎臟來進行清除。一兩次的清除沒有關系,少量的清除也沒太大影響。但如果長期反復感冒,將使免疫復合物大量蓄積在腎臟中,反復清除必然會損傷腎血管,導致炎性細胞浸潤并促生出致腎毒性的一系列因子。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腎臟纖維化,再發展就會出現腎炎。幾年到十年不等的時間內,就可能出現腎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癥。
因而不慎感冒后,一定要引起重視,若癥狀持續存在,并有各類明顯不適的表現,一定要盡快到醫院就診,切忌隨意買藥服用。特別值得提醒的是,若感冒后出現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尿血等癥狀,更要趕緊去醫院檢查,萬不可掉以輕心,按一般感冒處理。而成人,尤其是平時自覺緊張勞累或容易疲倦的人群,一年感冒超過6次更要引起警惕。
培養健康的生活飲食方式
引起腎病的原因有很多,除原發性腎炎外,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勞累過度、濫用藥物、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等也是導致腎病的重要原因,所以,養成健康的生活飲食方式,對預防腎病極為重要。
不要憋尿。有些人因工作忙會長時間憋尿,或干脆整天不喝水,這會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反復發作會導致慢性感染,還可能發展為尿毒癥。而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也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
慢性腎病為什么容易漏診?對于腎病患者來講,在配合醫生治療腎病的過程中,應該加強腎病的護理工作,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
腎病綜合癥如何治療更有效腎病綜合癥如何治療?腎病綜合癥的發生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折磨大家的健康,想要規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治
-
淺談腎病綜合癥的檢測方法是什么那么,淺談腎病綜合癥的檢測方法是什么?下面就是簡單的解答。(1)為了明確腎病綜合征診斷,常做的檢查為:①尿常規檢查:通過尿蛋
-
腎病綜合征應如何有效鑒別呢如果身體患病后的表現和其他疾病相類似,使之這對于常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現在患上腎病綜合征的特別多,在發病之時會表
-
談談腎病綜合癥的檢查方法對于患有腎病綜合癥的患者來說,家里這種疾病進行治療的時候,如果患者最大的治療效果的話,那么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來幫助自
-
腎病綜合癥的診斷檢查(一)實驗室檢查1.尿常規單純性腎病,尿蛋白定性多為~;24h定量超過0.1g/kg,偶有短暫性少量紅細胞。腎炎性腎病除出現不同程度的